返回

第0219章:匠人们的春天!张太岳强势归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219章:匠人们的春天!张太岳强势归朝 (第2/3页)

底落实下去。

    而个人之私名,他已不在乎是清还是浊。

    ……

    八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的奏疏传到了京师。

    脖梗子比太庙砖石都要硬的内阁阁臣、户部尚书殷正茂,率先上奏向小万历低头,称户部未曾考虑周全,没有考虑后宫费用的增加,实乃职责有失,愿意接受张居正的建议,每年为内廷拨十万两买办银。

    小万历回复殷正茂,称自己也未曾考虑周全,索要私用钱过多,也愿意接受张居正的建议。

    几乎一日之间,内廷私用银之事便被彻底解决。

    小万历对户部不赏不罚,并命厂卫厚葬户科给事中石应岳,对其家人进行抚恤。

    这就是张居正的能力,这就是张居正的威望。

    满朝文武倾尽全力都做不到的事情,张居正一封奏疏就能做到。

    他一开口,小万历与殷正茂便选择了妥协。

    他的建议也令满朝文武提不出任何异议。

    也有些官员感觉此事像是有人设计而成,因为最大的受益者,正是张居正。

    因此事,朝廷反对张居正夺情的官员几乎全部妥协;因此事,张居正柄国的日子即将再次到来。

    但官员们也只是私下嚼一嚼舌根。

    从张居正离朝这十个月,他们也都看出,当下之朝堂,是真的离不开张居正。

    另外。

    因张居正即将归来,京师的官员们也都有了干劲。

    吕调阳与马自强不喜贬谪斥责官员,但张居正若知某个官员做事不力,拖沓无效,他能将对方训斥得抬不起头。

    ……

    八月二十八日,天气微凉。

    京师街道之上,人流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由工部主办的第一届匠人展会即将开始。

    这次,不同于上次来京的全是治河匠人(包括河上木匠、铁匠、石匠等)。

    涉及的行当足足有十余种。

    有工程营造行当(即宫殿、官署桥梁修建)、纺织印染行当、工艺器物行当、陶瓷烧造行当、船舶交通行当等等。

    凡在各自行业技术出众者,皆汇聚到了京师。

    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匠人:军器制造匠人,即弓匠、箭匠、盔甲匠、火药匠等。

    他们的技艺涉及大明军事力量的发展,故而被安排在兵部,并未对外展出。

    当下这些匠人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轮班匠,即纳银代役的匠人,他们靠着在私营作坊雇佣为生计。

    另一类是住坐匠,这类人不能纳银代役,每月至少服役十日,乃是服役的重点人群。

    轮班匠比住坐匠要自由一些,但月钱微薄,仍是底层。

    这两类人的共同之处是:世袭匠户,未经特赦不得脱籍或参加科举,身份地位远远低于民户。

    这次,来到京师的匠户足足是上次的五倍。

    匠户们如此踊跃。

    一方面是因上次安澜大会有匠人被重赏,有匠人被工部雇佣,有匠人因发明,被允许其子孙有资格参加科举。

    另一方面是因工部对外宣称:有技能或发明被看中者,不止可为吏,亦可为官。

    这次,依旧是工部主导,户部出钱,其他衙门全力配合。

    九月初一开幕,九月十五日结束。

    依旧是“匠人为主,监生为辅”的展会模式,依旧会有重赏,会有各种发明被朝廷撰写成册,让一些大字都不识得一个的匠人能够名垂青史。

    当然,这次的竞争也更激烈。

    工部从五千多名匠户的发明创造中,仅仅筛选出了二百多个发明,为他们设置展位。

    新上任的工部尚书李幼孜,对这次匠人展会非常重视。

    他看到了匠人发明对生产力的解放,看到了匠人发明对手工行业发展的巨大裨益。

    他甚至与一些较大的私营手工业商人协作,让他们招收更多拥有独特技能与发明的匠人,让这些人互相激励,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发明。

    ……

    九月初一,第一届匠人展会正式开启。

    负责讲解的监生们各个兴奋,准备了一大堆说辞,甚至还发明了一大堆新鲜的词语。

    此刻的他们,已经不觉得匠人卑贱。

    他们看出了这些发明对生产力的影响,对诸多底层劳动力的减负,其价值,远远高于他们写出一篇令教习们夸赞一番的应试文章。

    甚至一些监生已准备将一些匠造之业当成副业,或者准备改行。

    小万历非常喜欢匠人展会的氛围。

    在展会开启当日,他便在棋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