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6章:君臣斗!京师不可一日无沈子珩 (第3/3页)
钱不够花,便让户部每年再多给内库拨约二十七万两银。
小万历下旨之后。
户科给事中石应岳反应激烈,一日上三疏,痛斥小万历违背祖制,奢靡无度,视民膏如粪土,如夏桀、商纣、南朝陈后主……
他骂得非常难听。
小万历一怒之下,当即命锦衣卫打了他四十杖。
这四十杖,锦衣卫并没有朝着死里打,然石应岳却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气之下,一头撞在太庙前的一块石碑上,救治无效身亡。
殷正茂也不支持为内库增银,本来想与另外两位阁老私下劝谏。
但石应岳一死,小万历为了证明自己没错,直接命冯保从户部取走了今年的二十七万两银。
皇权之下,无人敢阻拦。
殷正茂不由得大怒,当即呈递奏疏,要求小万历还太仓库之银,关于买办银、购马银、刍料银之事,再行商量。
然后有官员弹劾殷正茂将太仓库之银当作自家私银,欺负皇帝年幼。
小万历有官员为其发声,便称此事已定,勒令百官不能再议。
然这让向来脾气爆的殷正茂更加恼怒,直接携一众户部官员联名上奏,然后每日下午,准时跪在午门前抗议,黄昏离去。
之所以只在下午跪地抗议,乃是因当下户部非常忙碌,需要总领全国丈田之事。
目前,殷正茂脾气收敛了一些,非常有大局观。
他若撂挑子,全国丈田之事立马就会乱了章程,故而他只是抗议,没有请辞,也没有做其它过激的事情。
冯保吓得不轻。
在金水河河畔足足增加了数百名厂卫,生怕殷正茂带着一群户部官员跳河。
而小万历也不敢将殷正茂逼得太狠,故而双方就僵持了起来。
小万历在信中称:一些科道言官与户部官员不知体谅他这个皇帝的难处,尤其是石应岳撞碑而亡,直接用生命做实他挥霍无度,视民膏如粪土的罪状。他若此时撤回旨意,相当于承认自己是奢靡之君,他让沈念速归为他主持公道。
殷正茂在信中称:因张居正与沈念不在朝,其他日讲官根本无法限制小万历,外加内廷有人捣乱,使得小万历触犯祖宗旧制,要将太仓库之钱挪到内库,此例一开,日后亲政的小万历将会更加奢靡挥霍,殷正茂表示,若非当下户部缺他不可,他已选择致仕,他希望沈念能劝说小万历回心转意。他还告知沈念,沈念私移圣人雕像之事,一些官员要求重惩,小万历力排众议,轻惩沈念,而沈念绝不能因这种恩惠便偏向小万历。
沈念甚是头疼。
没想到自己离京大半个月,就发生了这样的矛盾。
从小万历的角度来讲,他新婚之后,添后添妃,花费确实增加了一些,他想从太仓库多要些钱,也算不得挥霍无度。
从殷正茂的角度来讲,太仓库是国库之银,只能用于军国之费,而内帑之金花银定额一百万两,则是祖上定下的皇家私产。往昔,因一些意外,太仓库与内库互相挪借,属于正常情况,但小万历的旨意,明显是要将其形成定制,故而殷正茂等人不准。
此事的最大问题是:户科给事中石应岳撞太庙碑而亡。
他这么一死,直接臭了小万历的名声,小万历若妥协,那载入史册,还不是要让后人骂死啊!
此刻的沈念,一脸郁闷。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想出两全其美之策实在太难了。
他若帮着殷正茂反对小万历。
小万历会觉得失去了沈念这个外廷唯一懂他的知心人,一旦撂挑子,朝堂就更加混乱了。
而沈念若帮着小万历反对殷正茂等人。
殷正茂一气之下,弃官回乡或一气之下磨刀将弹劾他把太仓库银当作私银的官员杀了,也是有可能的,他年过花甲,痛快了,活够了,但户部就要大乱了。
“唉!主因还是吕阁老与马阁老的能力不如张阁老的百中之一啊,是时候想办法将张阁老请回来了,不然日日靠我解决这些矛盾,我恐怕要英年早逝了!”
沈念躺在床上,睡意全无。
此刻的他,特别想撂挑子,想在明早奔向泰山,找个道观清修十天半个月,然后再回京看这种闹剧进展如何了。
可惜,他只能想一想。
他心中有天下万民,为了“让全大明的百姓都吃饱肚子”,他必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