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15章:大局为重原则!小万历偷听民声 (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115章:大局为重原则!小万历偷听民声 (求月票) (第3/3页)



    听到此话,张四维微微皱眉,心中道:怎么哪都有你?

    他心中这样想,但又没法斥责沈念。

    因为科举与礼部、翰林院密切相关,沈念极有可能成为同考官或阅卷官,他有职责言说此事。

    张四维大步走出,胸膛挺起。

    “陛下,臣以为身正不怕影子歪,臣经得起考验,臣做主考官,定然公平公正,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春闱会试,三年一届。

    主考官能获得一大批进士级别的门生。

    此乃大美差。

    张居正做过主考官,吕调阳做过主考官,张四维去年刚入阁,好不容易轮到他了,让他放弃,他还真不愿意。

    他还想凭借着主考官之职,巩固自己的阁臣地位呢!

    小万历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沈编修所言有理,此届科举,确实可行特例!”

    小万历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张四维谋划“张园酒宴案”之后,小万历与张居正便都不愿张四维再任主考官了。

    此人为了个人仕途,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那就如此吧!明年春闱会试,主考官人选不在阁臣中选,朕年后再定!”小万历干脆果断地说道。

    张四维甚是郁闷,但无计可施,只得退到了队列中。

    ……

    翌日一大早。

    朝廷在顺天府衙、贡院、文庙、城门前都张贴布告,将“生员赵承砚控诉科举舞弊案”的所有解决之策都发布了出来。

    首先,将此事定性为官员胥吏以职诈骗案。

    其次,宣布了新增的数条关于科举舞弊的惩罚条例。

    然后,对赵承砚提出的各种问题,逐个解答。

    ……

    要态度有态度,要条例有条例。

    甚至连主考官不依常例任命,首辅与次辅答应对其子进行覆试,都应了下来。

    可谓诚意十足。

    最让书生士子们感到满意的是朝廷对赵承砚系列行为的定性。

    人死罪销,准许书生士子们自发悼念。

    这种人性化的决策,让诸多书生对朝廷的好感倍增。

    ……

    近黄昏,文华殿内。

    小万历坐在御座上,翻阅着一份厚厚的文书,脸上不时露出一抹笑意。

    这份文书乃是他令数名锦衣卫从民间的茶馆酒肆搜罗来的对朝廷处理此事的评价。

    这一招还是沈念交给小万历的。

    沈念告诉小万历。

    若想听真话、听民意,就命锦衣卫去街头巷尾的茶楼酒肆搜集一下他们的言谈。

    沈念之所以出此策。

    乃是锦衣卫可直接呈递信息给小万历,冯保与内阁都看不到。

    另外。

    沈念是想让小万历不断倾听民意,只要他在乎民意,亲政就不会差劲,甚至不会摆烂。

    小万历难以出宫。

    此法也成为他了解民间的一种方式。

    他命锦衣卫,不但要记录各种涉及朝政的声音,就连他们聊的风花雪月之事也都记录下来。

    小万历的要求是:一个字都不能漏,有时还要补上说话人的表情。

    这无疑让小万历的生活丰富了许多,见识也增长了许多。

    今日。

    百姓对朝廷的风评甚好,尤其是朝廷对赵承砚的处理。

    还有人称,是皇帝渐有主见,心系百姓,故而才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这让小万历心情大好,甚是得意。

    同时,他庆幸听了沈念的话语。

    若非听沈念之言,此事可能会让朝廷在读书人心中公信力大减。

    小万历心中决定:以后不决之事,一定要多问沈念。

    与此同时。

    小万历也听到了一些关于司礼监不太好的传闻,这让他对冯保也警惕了一些。

    ……

    转眼间,到了腊月二十七。

    距离海瑞巡视山西已有两个多月。

    他一共呈递过三次奏疏,一封是抵达奏疏,一封是山西民情奏疏,一封是山西军情奏疏,皆未言山西官商勾结之事。

    长时间没有汇禀此事,大概率一旦汇报,可能就是惊动朝野的大事。

    沈念期待着,期待着海瑞能为大明北境铲除一连串的毒瘤,期待着因为海瑞与他,大明的未来将变得截然不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