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14章:彻查科场!是白璧微瑕还是千疮百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114章:彻查科场!是白璧微瑕还是千疮百孔 (第3/3页)

一种夹层考篮,如同一个精密机关,内里可藏多本蝇头书。

    ……

    这种书铺做这种买卖非常隐蔽,但还是被学子们一个个地全都举报了。

    当然,这都是小打小闹。

    这种舞弊的工具多用于县试、府试、院试,放在乡试、会试上根本考不到好成绩。

    ……

    三日后,锦衣卫抓到一拨人。

    这拨人对一些举人宣称:能在考前泄题,能在考中传信,能在阅卷时偏袒照顾,还能在誊录时引得买通的阅卷官辨别出他的考卷。

    比如,借助于当下八股文的格式:在破题时嵌入特定的错别字,就能受到照顾。

    简直无所不能。

    这些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单独售卖,最便宜的也需一千两。

    一千两,等同于一名正三品官员两年多的俸禄。

    可谓暴利。

    这还真不能怪赵承砚写出了那句:青钱万贯锁天门,龙庭尽是鬻题人。

    很快。

    类似这样的团伙,锦衣卫一下子查出了十余个。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团伙幕后大多都是一些京师衙门的无品级胥吏,他们靠着在衙门得到的信息差,诱骗一些想要通过金钱获取功名的人。

    简而言之,就是打着朝廷的旗号,拿钱还不办事。

    沈念听到后,终于知晓书生士子们对朝廷的怨念如此之大了。

    他们赚钱,朝廷背锅。

    ……

    文华殿内。

    小万历面对呈递上来的五花八门的徇私舞弊奏疏,甚是恼怒。

    下面的情况,远比他想象中的要糟糕。

    以前之所以未曾被发现,是因无人敢查,书生士子们也大多不敢言。

    而今一查。

    哪里是白璧微瑕,简直就是千疮百孔。

    他已笃定,这里面必然有京朝官的参与,他已告知锦衣卫,只要抓到,这次定严惩不贷。

    不多时。

    小万历又翻开一份奏疏,气得差点儿没将奏疏撕成碎片。

    “礼部不是称本届乡试公正无问题吗?为何还能查到顺天府冒籍者有十二人?”

    冒籍跨考,多出现于偏僻地区与南北直隶。

    之所以顺天府冒考者较多,乃是因顺天府内的解额较多,外加人口流动大,有京官庇护,很多人都会寻觅同姓假称宗族。

    很快。

    锦衣卫又抓到了数名受贿的京官,他们多是被书生学子举报。

    ……

    不到五日。

    赵承砚所言的关节贿赂、冒籍跨考、鬻牒纳粟,三大项,全部属实。

    虽然大多都是一些胥吏打着朝廷的名义骗人,但若非朝中有人,他们绝对不敢如此张狂。

    而今。

    就剩下“黄金榜上相公儿”与“榜上尽是山西籍”还没有证明了。

    小万历庆幸没有给赵承砚直接定造谣罪,不然朝廷就真的被打脸了。

    就在这时,镇抚司内。

    北镇抚司指挥使曹威突然查到一个涉及科场舞弊者:司礼监随堂太监孙秀。

    在内廷宦官中,随堂太监的地位仅次于掌印太监与秉笔太监。

    若将司礼监比作内阁,随堂太监就是内阁中的群辅,类似张四维的角色。

    “指挥使,咱是不是先与冯公公通通气儿?”

    曹威摇了摇头,道:“不,我直接向陛下汇禀,这群宦官也该被整治整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