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03章:国病论!沈念显圣,真正的国士之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103章:国病论!沈念显圣,真正的国士之心 (第3/3页)

当下朝廷的弱点,并用朝廷的缺陷去挺举他的学说主张。

    他们一时竟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朝廷有朝廷的难处。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朝廷的缺陷。

    大明之衰,世风之乱,起于正德,到嘉靖后期越来越呈衰败之相。

    正是那时,各种学说政见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产生了无数“反朝廷”的异端人士。

    虽然在隆庆时朝政有所回暖。

    但比起曾经的洪武之治、永乐之治却差劲许多,更不用说书生士子向来尊崇的尧舜之治了。

    这种衰败不是三年两载能造成的,也不是三年两载能改变的,需要全天下的共同努力。

    这也是当下新政必须执行的原因。

    议政台下,再次变得安静下来。

    就在张居正与吕调阳几乎准备同时起身解释之时,沈念站了出来。

    二人见沈念起身,不由得大喜,几乎同时轻捋胡须,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沈念大步走上议政台。

    先朝着午门方向拱手,然后又朝着海瑞与李贽拱手。

    随即,沈念看向下方,高声道:“卓吾兄所言无错。当下的大明确实存在诸多弊病,包括大家近日所议的科举之弊、赋税之弊、特权之弊、贪墨之弊、结党之弊、滑吏之弊等等,若真要细说,恐怕又要说到明日天亮了!”

    “我在想,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大明江山就要亡了吗?”

    沈念微微摇头。

    “大明开国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八年,多数朝代似乎在这个时间都在走下坡路,士绅豪强兼并土地,特权横行,下层百姓难以度日,流民反民无数。”

    “我们必须承认,当下的大明确实有各种弊病,但还没有到病入膏肓、药石无医的地步吧!”

    “对朝廷失望后,有人想要通过讲学治世,有人想要百姓自治,有人主张儒释结合,有人主张崇古而治,等等。很多人是不在乎朝廷是如何做的,他们只想将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

    “这些治世之策有用吗?有,因为其确实能让一些乡里百姓受惠,让一些信奉他们主张的百姓看到生活的希望。”

    “然而,我想说的是,秉持这些学说的大儒名士们皆有罪于朝廷,有罪于天下黎民!”

    听到此话,许多书生士子都微微皱眉。

    他们认可自己可能对朝廷有所不敬,但却绝不认可有罪于天下黎民,因为他们自认代表着民生民意。

    沈念看向下方的诣阙者。

    “因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盼着这个腐朽的大明朝尽快灭亡的。”

    “他们认为唯有大明灭亡,天下才能迎来新生;唯有大明灭亡,天下才能换个治法。”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因,他们认为大明灭亡、改朝换代后,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被尊为学术主流,就像历朝历代,孔夫子的画像都悬挂在文庙,孔家的子孙永远都是衍圣公!”

    此番话,让无数书生士子愣在原地。

    很多人确实是这样想的。

    他们敌视大明,没有归属感,认为大明不如汉唐国力强盛,不如宋之学术自由。

    唯有大明灭亡,他们才有出头之日。

    他们从未将朝廷当作自己的依靠,也绝不愿为朝廷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离经叛道,他们收获民心,他们与朝廷处处作对。

    听到此话。

    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王锡爵等人也陷入深思之中。

    沈念接续道:“但是,哪一次改朝换代没有千千万万的百姓身亡,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房屋被烧,农田被踏,瘟疫流行,无数百姓背井离乡!”

    “大明若亡,不仅仅是朝廷亡了,是我们这些官员亡了,有可能我们的习俗节日、伦理道德,我们的穿衣习惯、我们的书籍、我们的饮食习惯等等,都会随着毁灭!”

    “你们想一想秦朝的徭役与苛政,想一想隋朝的大兴土木,想一想五代十国的频繁战乱,想一想元朝的民族歧视……”

    “大明这棵有些倾斜的参天大树,你们要将它推倒或许不是很难,但难在是不是还能找到一棵能为天下百姓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若当下还难以找到,我希望,咱们还是能团结起来,让这棵参天大树,再次枝繁叶茂!”

    “大明病了,我们共同的大明病了,我们都是大明的子民,我们与大明同呼吸同命运,我们治好它的病,我们才能成为大明的主人!”

    “很多儒生士子心中装着天下,装着万民,但却没有朝廷,殊不知,朝廷才是大明百姓最大的靠山!”

    ……

    “说得好,这才是真正的国士之心!”海瑞忍不住说道。

    大明亡,则万民遭殃。

    沈念的这套国病论,非顺应皇权,非顺应百姓,而是为双方互相赋予力量,给了天下百姓一个拥护朝廷的理由。

    这一刻,何心隐与李贽都有些懵。

    他们本以为自己心怀天下,为的是天下人,没想到在沈念这番言论中,竟成了大明万民的罪人,但他们又无法反驳。

    这一刻,诣阙者与议政官们都有些发愣,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沈念的这番言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