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93章:沈大胆!皇帝宠,阁老宠,特例加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093章:沈大胆!皇帝宠,阁老宠,特例加官 (第3/3页)

 其他日讲官看向沈念,眼里是满满的倾佩。

    自沈念成为日讲官后,表现越来越优秀,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必为当朝首辅。

    他的光芒,根本无人能够挡得住。

    ……

    八月初四,清晨。

    内阁拟定《重阳百家议政诏》,呈递禁中。

    大概内容是:因生员哭庙,恳请解禁私人书院,恳请生员言政。朝廷公议后,认为天下抨击朝政之风大多源于民间书院,不得不惩,然亦有策略有助于朝廷者。故而欲在重阳日于京师端门前举行百家议政。所有民间书院的山长讲师、儒士名流,皆可挟一家之言,入京议政。此次议政,无所禁忌,所有话语文章皆不经删减,编撰成书,供天下人阅览,意在去伪存真,寻兴隆盛世之策,议政之后,将会对一些合乎标准的民间书院进行解禁……

    其中还有一些细节规定,比如:朝廷会亲自邀请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名士入京;难以立论言政者劝返;徒为私利心中无国无民者劝返;无马车费用者可持议政文书寻当地州府帮助等等。

    总之,参加百家议政者,大多是创建有个人学说且拥有诸多信徒的名士大儒,有一己之见并能通过国子监审核者,亦能参加百家议政。

    此次盛会,不虚不假,求实求策,更不会暗中抓捕一些异端分子。

    朝廷的诚意十足。

    ……

    八月初五,午时。

    《重阳百家议政诏》正式发行。

    通政使司将诏书下发各府各州,最远者,驿递半月可达。

    此诏一发,京师内的许多读书人都沸腾了。

    若不是亲眼看到官府前张贴的公文,他们根本不相信朝廷能做出此等举动。

    沈懋学、汤显祖等参与哭庙的生员,都有些发懵。

    他们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他们本以为朝廷大概率会搪塞他们,或将他们当作异端,但是没想到朝廷竟邀天下的读书人皆来论政。

    就凭这番气魄,这样的朝廷就值得拥护。

    “百家议政,盛世之举,我们终于有机会向朝廷献言献策了!”

    “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盛世可期!盛世可期啊!”

    “朝廷还是倾听民声的,陛下还是英明贤仁的,希望此番议政之后,能解禁天下的私人书院,让读书人畅所欲言!”

    “早该如此啊!一些异端邪说总是坑骗年轻人,希望这次议政,能让天下人看到那些邪儒的不轨之心!”

    ……

    京师街头,书生士子们奔走相告,异常兴奋。

    有的甚至还摆起了酒宴。

    他们的感觉,就像一片一年未雨的干涸土地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而此刻,沈念自然也知晓了民间书生的反应。

    他很平静。

    他觉得此次百家议政,不但不会生乱,而且还有助于新政的施行。

    除了天下民心外,他还有一个倚仗。

    海刚峰在八月底就要抵达京师了。

    他是一位坚定的忠君爱国之士,是当下官风私德最正之人,若他能参与,必然能让这场百家议政变得更加精彩。

    ……

    八月初六,近午时。

    文华殿内。

    小万历坐在御座之上,看向下方一脸为难的吏部尚书张瀚。

    “张尚书,沈编修连上两道良策,怎么就不能特例擢升为侍读或侍讲?”

    “陛下,编修是正七品,侍讲与侍读皆为正六品,连跳两级,即使政绩特别优秀,但沈编修的入仕年份不够,更何况他不久前才擢升过,也过于年轻……”

    “擢升过快,有碍其成长,恐怕三位阁老也不会同意。”

    “此外,若沈编修担任侍读或侍讲,三年后可擢升为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或侍讲学士,依照惯例,侍读学士或侍讲学士是六部左右侍郎的兼职,沈编修实在太过年轻,总不能三十岁就担任正三品大员吧!”

    “怎么不能?元辅早已说过,官员选拔,只重能力,不重资历!”

    小万历摸了摸鼻子。

    “那……那……你觉得该如何擢升?”

    张瀚想了想,道:“擢升修撰亦不合适,可以翰林编修之职,兼任詹事府左赞善,领从六品的俸禄。”

    “可以,你向内阁汇禀吧,别忘了将朕欲擢升其为侍讲或侍读的想法,也告知元辅!”小万历笑着说道。

    “臣遵命!”

    张瀚突然意识到此乃小皇帝的以退为进之策。

    他知晓当下令沈念擢升较为困难,故而先提出令其越级擢升,然后使得内阁更易同意沈念擢升一级。

    一个皇帝,为了一个七品官员的擢升与吏部尚书斗智斗勇,也是前所未见了。

    ……

    大半个时辰后,内阁值房。

    张瀚草拟了一份沈念的擢升文书,亲自呈递到张居正的面前。

    张居正看过之后,笑着道:“准!”

    “阁老,沈编修刚擢升不久,而今再升一级,恐怕……恐怕会引得其他官员有怨言!”

    张居正胸膛一挺。

    “告诉那些有怨言的官员,谁若能像沈子珩这般,提出安民策或百家论学不如百家议政这样的策略,并能阐明缘由,使得朝廷愿意实施,官升两级!”

    听到此话,张瀚顿时乐了。

    皇帝宠,阁老宠。

    这位二十六岁的朝堂新秀在三十岁前成为正三品的侍郎,还真有极大可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