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92章:书生哭庙!家天下容不下自由主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0092章:书生哭庙!家天下容不下自由主义 (第1/3页)

    八月初一,皇极门下朝会。

    百官齐聚。

    李太后垂帘幕后,沈念以起居注官站在御座东南侧。

    吏部尚书张瀚与户部尚书殷正茂分别汇禀了《安民策》的执行情况。

    吏部负责重新调整考成法,将安民亲民置于考成首要之处。

    户部负责以河南府为考察点,调查官员考成与民生民意造成的矛盾冲突,罗列百姓不满之处。

    二人汇报后,小万历甚是兴奋。

    “固国须先安民,吏部考察官员,定要访察官员爱民否,若是虚文趋谒、剥下奉上者,考绩必置下等,有贪墨欺民、与势豪奸滑为伍者,秉公罢黜。”

    “户部考察,也须谨遵安民之要,对逋税(拖欠赋税)之下户贫民,务必查清缘由,若有隐情,可例外施恩,务必使得良民得沾实惠!”

    “臣遵命!”

    张瀚与殷正茂同时拱手,小万历如此看重此事,他们定然不能懈怠。

    下方许多官员听到小万历这番话,心情都甚是愉悦。

    此话若出自张居正之口,他们即使觉得正确也心有不喜,但出自小万历之口,却大不一样。

    他们心中理想的朝堂就应是这样。

    张居正可以站在官员最前方向小万历汇报政事,给出建议,但不能站在他们的对面,代替皇权向他们发号施令。

    君臣之责,不能僭越。

    经过这次小万历亲自操控落实《安民策》后,一些官员甚至觉得,小万历距离亲政又近了一步。

    一些脑海里满是擢升的官员。

    甚至已经觉得当下皇权处于上升期,张居正之权处于下滑期,应该学沈念那样,提前站队。

    从长远考虑,站在皇帝身边比站在张居正身边,更有前途。

    ……

    稍倾,国子监祭酒王锡爵出列。

    “陛下,明日文庙释奠礼已筹备完成,陛下亲祀,臣恳请携一众日讲官同往。”

    “准!”小万历高声道。

    所谓释奠礼。

    乃是天子视学、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一般由皇帝亲祀或由当朝衍圣公代行。

    当朝衍圣公孔尚贤已被赶回家,三年才能进京一次。

    最合适的人选,还是小万历。

    五日前,小万历已知此事且答应亲自祭祀,并已提前三日斋戒。

    此为尊师大礼。

    携日讲官同往,更能彰显皇帝对教化的看重,小万历自然不会反对。

    官员队列中。

    翰林院编修、日讲官沈一贯不由得自豪地挺了挺胸膛。

    他入仕之初。

    曾因自己是三甲一百三十六名而有些抬不起头。

    但日讲官之衔,却让他彻底挺起了腰杆,且感觉自己并不是不能朝着首辅大位冲一冲!

    沈念听到明日要随君前往文庙行释奠礼,不由得微微撇嘴。

    他不喜繁文缛节。

    这种礼仪,至少要耗费大半天,结束之后,他还要致词庆贺礼成,繁琐而无趣。

    但是,这种礼仪又不可能被取消。

    因为,其彰显着大明崇儒重道的世风,巩固着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也展现了君师合一的官家礼制。

    ……

    翌日,一大早。

    小万历便身穿祭服,乘礼舆出宫。

    国子监官员、太常寺官员、一众日讲官身穿官服,提前抵达崇教坊的文庙前等待。

    再过数日,便是三年一次的乡试考期。

    沈念在文庙前都能听到一旁国子监内监生的读书声。

    自从被沈念骂作废物后,监生们老实了许多。

    文庙两侧,官兵们封控的区域之外,还站着诸多书生文人。

    这些人围观皇帝祭祀先圣先师,大多是想沾沾福气,盼着今年能中举人,明年年初能中进士。

    当然,也有一些纯粹凑热闹的百姓,只是想看一看皇家的仪仗。

    不多时。

    小万历驾到,一众书生文人纷纷下跪行礼。

    旋即。

    小万历携众日讲官入文庙,在太常寺官员的引领下,开始进入正祭流程。

    首先是迎神,乐工击柷奏乐,王锡爵宣读祝文。

    然后是初献礼(面向孔子),亚献礼(四配:颜回、曾参、子思、孟子),终献(十二哲:孔门弟子、朱熹等)。

    最后还有撤馔与送神。

    小万历亲自焚烧祝文与奠帛,寓意祭祀之礼已传递到了神明那里。

    就在沈念以为此祭祀即将结束之时,突然听到一阵哭声。

    哭声越来越响亮。

    全是男声,听其声势,绝不会少于三十人,声源就在西侧的围墙之外。

    这一刻。

    沈念的脑海里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