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式编组,第二次防空警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式编组,第二次防空警报 (第3/3页)



    “战术分队的规模不是固定的啊,首长,我跟你说了也没用。”

    陈默摊了摊手,他说的倒是实话。

    分队的形式有多种,有些会根据干部的能力出现调整,有些是方便地形训练。

    “少他娘废话,你就说最常见的,也是你打算把京都示范营建成的规模,挑一个中肯的给我。”

    “行吧。”

    老王是行家,忽悠肯定不行,陈默也没打算忽悠。

    他起身走到文件柜跟前,拿出一份早就拟定好的手稿,递给老王:“首长,这是我计划全营四个战斗分队其中的一队。”

    “你看看吧。”

    王松合也没客气,他伸手接过手稿,认真的查看。

    这种战斗分队倒是不难看懂,全队85人,所有车辆总和是28台。

    做这份设计时,98式主战坦应该还没到,陈默写的都是85式三代主战坦。

    坦克六辆,车组18人,装甲车六辆,车组12人,加上机步兵30人,分配到两个车组内。

    后勤弹药车组一辆,驾驶员以及枪炮士官长一共4人,运兵车组两辆,驾驶员4人,侦察车一辆,合计侦察兵五人,无人机两架,操作员两人,工兵排雷车两辆,工兵8人,战地抢修车,吊装车各一辆,修理员12人,医疗车一辆,驾驶员以及战地医护共5人,防化车一台,人员5人.

    说实话。

    王松合也称得上是沙场老将了,能当上北方甲种摩步师师长的人物,绝对不会是泛泛之辈啊。

    但这一份分队编制名单看下来,还真给他一种感觉。

    那就是,示范营如果按这个编制来,他还真带不了。

    “这就是你设计的?”王松合有些不可思议。

    “算是吧。”

    陈默点点头:“不过首长,随着98式主战坦克加入,后期可能会根据情况,取消部分单兵或者车辆编制。”

    “有其他新式武器加入,编制还会变动。”

    “当然了,有些分队不会分散并入主战分队,比如后续军区可能会给我直升机分队,还有战术导弹分队,电子分队,雷达分队等等,我的计划都是独立。”

    听着陈默滔滔不绝的讲述编制。

    王松合内心深处,没来由的涌现一股悲凉。

    机械化阶段改革一直在持续,信息化又这么强硬的登场。

    他这个老将,竟然发现有些不懂年轻干部的思维,这对于一名军人来讲,打击确实大啊。

    这还只是一个营。

    未来会不会出现团?旅?师?

    到那时候,还有他们这帮老家伙,发挥余热的机会嘛?

    想着想着。

    王松合放下手稿,轻叹一口气,盯着桌子上的地图看了许久,都没有吭声。

    金城示范营可以建,但能建成跟京都示范营媲美的单位吗?

    下午的时候,那个小满才说过,上面对于信息化的定义一直都不太明确。

    有些人倾向辅战,有些人倾向战斗力,有些人则是倾向拥有战斗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可复制性。

    当时那个姓满的还说,京都示范营具备可复制性。

    现在,老王看完分队编制,这特么复制个嘚啊,你复制一个我看看?

    但这份情绪并没有维持多久。

    王松合突然想起自己要带满学习回去的事,他抬头看向陈默:“对了,那个满学习呢?”

    “金城建营需要他,我要带他过去。”

    “不知道。”

    陈默心情毫无波动的摇头。

    心里想着老王真是想多了,你一个师长,还想从京都示范营带人出去?

    自己能走都是看你年纪大,留这没啥用而已,别说军区不会放人,恐怕科学院都不会乐意满学习在这个时候,离开示范营。

    “你怎么会不知道?”

    王松合双眼一瞪,正要抬手拍桌子,打算训斥一番陈小子时。

    整个士官学院,一阵低沉的声音响彻校区。

    呜.

    防空警报音,那令人头皮发麻的动静传来,陈默神情一怔。

    随即快速起身,招呼也来不及跟老王打了,扭头跑向楼下。

    特么的,这是第二次啊。

    第二次在他这个营长,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情况下,防空警报被拉响,中间还只间隔了一周。

    也得亏陈默心大,扛压能力强。

    要不然,这种动不动来一次,谁能受得了?

    “怎么回事?!!”

    来到楼下。

    陈默看到从西校区往这边跑来的战士,他急匆匆开口询问。

    “报,报告营长,作战值班室传真机传来命令。”

    “拿来!”

    “滋63军军部命令,大彤,孝城多地区爆发震感,要求军区所有驻军单位,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地震?!!”

    “晋省会有地震?”

    陈默抬头疑惑的回忆,前世好像没经历过地震啊。

    当然,前世这个时候他不在晋城,时间太久,忘记有没有紧急集合,但绝对没有经历过地震。

    可记忆归记忆,军区的命令不能不执行。

    “去,通知后勤梁连长,打开后仓,单兵干粮全营下发,所有车辆必须保证满油状态。”

    “广播告诉所有战士,一律在训练场集合待命,集合后不允许进入任何建筑。”

    “是!”

    陈默将传真的命令书递给老兵,对方撒腿就往回跑。

    这次不是意外了,而是真的有命令下达。

    “连长,快,你去编写机动方案,随时准备出动。”

    “王建勇,你去把会议室的电视信号接到训练场,投放当地新闻实事访谈节目。”

    “其他干部,做好安抚工作,不要慌乱。”

    “后勤,医疗,外联,通讯,全体做好准备!”

    “是!!”

    陈默每看到一个过来集合的干部,就会根据自己的脑海中的规划下达指令。

    当营长,他也是头一回。

    这种战备情况,同样是首次遇到。

    只能凭借常规操作,走一步看一步的安排。

    很快,全营的人都整整齐齐集中在训练场。

    战士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陈默也没有夸大其词的去宣传。

    因为军区只是要求待命,没有电话过来,从另一方面来讲,也算是好消息了。

    但愿,后续也没有命令下达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