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临时授命,我好像被营长坑了? (第2/3页)
也抽了,最后一合计,不太划算。
才会全都婉拒了梁红杰抛出橄榄枝。
当然,这并不代表人家梁红杰的工作,就没有一点进展。
至少最近一周还是被他拉过来两个人。
一个朱改团,一个冯俊岭。
这哥俩跟秀才是同年兵,当初还是陶村新兵连同宿舍的战友,被拉到示范营,本着不给秀才添麻烦的心态。
其实谁喊他们,两人都会跟着走。
如今看到人家别的连队,又是开战车,又是拿着工具出去执行任务。
朱改团扭头看看自己连队这边,就一个连长带着俩兵,屁事没有,他心里也不太是滋味。
“连长,咱们需要跟着一起出去训练吗?”朱改团小心翼翼的询问。
“训练什么?”
“咱不需要那一套。”老梁平时在营部,碰到秀才,老满,程东,方培军这几个能力强的人,行事各方面还挺低调。
但面对自己唯一的两个兵,姿态就起来了。
他很豪横的摆了摆手:“后勤有咱们自己的训练方式,去,你们俩每人准备一个记录簿,我带你们去认咱们连里的配置。”
“都认真点,以后你们就是我连里的骨干。”
“是,连长!”
朱改团和冯俊岭两人齐齐立正,大声回应过后,转身朝着宿舍区跑去。
一直等两个人跑远。
梁红杰才从口袋摸出烟,蹲在地上,默默的抽着。
他是京都装甲兵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全营可以说,除了满学习的学历能够压过老梁之外,其余的人都要靠边站。
当初带蓝军营,秀才曾私下找过他,询问梁红杰自己的意愿。
以后在部队发展,是想按照专业带装甲连,还是选择别的单位。
那时候,老梁早就毕业近一年,在侦察连消磨了所有年轻人身上该有的锐气。
部队毕竟不是军校,京都装甲兵学院不管怎么说,都还保留着一些高校的风格,文化气息挺浓厚。
加上机械化改革不断推进,选了好专业,也让临近毕业的老梁,无限憧憬基层部队。
憧憬自己以后也是带兵的人,指挥装甲洪流作战,在这个机械化时代站稳脚跟,为国效力。
可奈何。
毕业刚分配到坦七师,还没三个月呢,坦七师撤编,番号改为装甲七旅。
鉴于老梁的情况,旅里原本打算把他放到侦察连历练历练,等身上沾染一些老兵的习气,再给他弄到副连。
谁成想,侦察连风气太过凶厉,一切都要拿能力说话。
新干部过去,只要不是提干的那种排长,到了连里压根没人鸟他。
跑又跑不赢,打枪都跟不上,各项训练别说及格,正常尝试都坚持不下来。
程东也就放弃了,让他当个文书,一直没做出什么成绩,副连自然也甭想了。
一直遇到陈默,碰到培训基地招收人,程东才将他安排过去,算是给老梁一个晋升的机遇。
而陈默也挺照顾他,当时就给了他一个小队长的职务,锻炼锻炼。
只不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培训基地还没咋地呢,西北军演就来了,那时候陈默询问老梁,想带什么连队,梁红杰哪有什么想带的啊。
心气都磨没了。
最终,陈默做主,把他调到干部最多,连长最多的后勤连。
因为当初蓝军营过来的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后勤,体系可以说非常完整。
梁红杰过去,名义上是连长,但连长不止他一个,他就是跟着学习的虚衔而已。
如今,后勤只剩他一人了,前段时间又去别的单位学习。
秀才又把后勤交给他。
梁红杰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必须担负起这个担子。
可说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一周的时间就招来两个兵,还是啥球不懂的大头兵,搞的梁红杰自身有困难,也没法去营部提。
只能咬牙自己抗住。
他已经计划好了,哪怕后勤保障连现在就三个人,也得带着那两个兵,去车炮场将所有车辆,编制给他俩讲讲。
熟悉熟悉保障营的流程。
等有机会,继续去别的连队拉人。
至少,在秀才撤掉他之前,梁红杰是不能辜负这一份信任。
。。。。。。。。。。
另一边。
陈默回到办公室后,也一直在思考全营的组建章程。
现有的连队训练,才是重中之重,至于什么信息化设备,防空连,榴弹连,远程火箭炮连等等。
这些再没有开始组建,或者没有需要用到的时候,考虑那些纯属就是多余。
装步和坦克的人数多,陈默打算在近期,将这两个连队多余的人员拆分出来,补充到工兵连和后勤连。
既然需要扩建,那必然要牵扯到新建制单位,每名单兵的职能,火力配备协同。
就算有两个连队做底子,可扩建连队依然充满挑战性。
没办法啊。
示范营别看干部挺多,但可用的人,或者说培养出来能担负重任的太少了。
很多都是戴着干部军衔,刚从学院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兵。
远的不说,梁红杰的囧境,陈默一直都知道一些。
毕竟作为营长,要是连这点问题都发现不了,那也太失职了。
不说老梁的问题。
军区只给营里安排了一个政工干部,其他连队除了侦察连,都没有指导员。
明明干部那么多,就是填不上这个空缺,目前数个连队,等于共用一个指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