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三章 从基础做起,还是得骗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六十三章 从基础做起,还是得骗啊 (第1/3页)

    30日晚。

    信息化营迎来了人员最全的阶段。

    教导员方培军从军区返回,根据他的描述。

    武警总队的陶庆平,下午确实去了军区,但压根没轮到自己过去争辩。

    后勤的孙部长一瞪眼,拍了几次桌子,就凭借一己之力,把这场官司给平了。

    表现的比任何时候都卖力,甚至都没让政委他们插手。

    方培军当时还纳闷呢,这个抠门的孙老头,今天怎么会变的这么硬气。

    回来后才听说,那是营里把扣掉的车辆,一大部分全送给了后勤,才换来了一员悍将助阵。

    当然了,营里了解具体情况的干部,一个个闭紧嘴巴,只字不提送车的具体情况。

    咋说啊?

    从作训部淘过来的破摩托车,十五辆有八辆都烂到不忍直视,除了漆是新的,任何一个零件摆出来,怕是比再坐的每一个干部,军龄都长。

    唯一还能正常骑的那些,也被侦察连的人,把好用的零部件全拆下来,换到自己营里留下的那些车上。

    可以说。

    全营除了陈默本人还算淡定之外,了解情况的所有干部。

    都担心下一秒,会议室门会被踹开。

    后勤部长孙振生再火急火燎的杀过来,兴师问罪啊。

    幸好,暂时还没来。

    程东也回来了,年度训练弹药审批已然完成,由后勤运输队负责运输,目前一部分弹药已经完成入库工作。

    包括在其他单位后勤学习的梁红杰,同样赶回学院。

    按照建营需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后勤连。

    会议室内。

    除了旁听的王松合,坐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没往跟前凑之外。

    全营管事的干部,全员到位。

    正式集训要开始了,98式主战坦也从总装备部出发。

    陈默之所以对后勤的态度,没有太多担忧。

    那是因为下午,他正在营里溜达时,营区所需要的人,从27和38军协调的骨干,全部到位。

    伴随着这些人到来,上面也明确了一则消息。

    那就是调防!

    大军区来电,要求年后,全营所有编制,人员到齐后,临时调往西南,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测试信息化模式在高原地区战斗能力。

    到时候,需要和西南某边防团展开联合训练。

    其实会出现调防的指令,陈默一点都没意外。

    关于示范营,上面整天明确着政策,要装备给装备,要人给人,从资源上也确实做到了倾斜,要比一般的单位,更受重视。

    但受重视的同时,也不可能对你没要求啊。

    上面的放任,都是白给的?

    这些要求陈默都能接受,作为一支示范单位,未来明确七大军区都需要建立相同的信息化营,那么战训推广全军,南北调防,各地形气候环境展开,收集不同作战数据,都属于正常工作范畴。

    只不过,陈默是没想到这个通知会来的这么快罢了。

    “咳咳!”

    陈默抬手敲了敲会议桌:“那什么,关于调防的问题,暂时先不讨论了。”

    “时间上还早,但我要提醒各位同志的是,调防是历练,上面明确讲过,期限最多不超过三个月,这也代表着上面对我们的认可。”

    “更代表着成绩,代表着未来。”

    “所以,后续工作所有同志必须全力以赴,绝对不能懒散,更不能落后于人。”

    “明白嘛?”

    “是!”

    会议室内,众人集体回应。

    “下面说第二个事情。”陈默双臂搁到会议桌上,目光扫视了一圈道:“目前装步,坦克两个连队人员已经组成完毕。”

    “侦察,医疗两个连队原人员不动,后续要继续参加到集训当中,尤其是侦察连的同志,多带动一下训练的气氛。”

    “后勤,也要尽快组建。”

    “老梁。”

    “到!”

    “后勤的人员先从装步和坦克连里面挑选,这两个连队人数多,后续都要陆陆续续分配给其他连队,你自己去挑合适的人,做好沟通工作。”

    “我们营的工作性质,跟普通部队不同,重点在摸索建设信息化打法,所以兵员素质方面一定要卡好,平时训练遇到好苗子千万不要放过,及时汇报过来。”

    “营部也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提醒一下诸位,时间,依然是我们最欠缺的东西。”

    诸多军官凛然点头。

    上面的动作这么快,装备和人员陆续到位,建营刚刚开始,又提出调防的命令。

    这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还有一点。”

    陈默继续道:“白天我讲过福利的问题,年度评功受奖一定要公开透明化,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

    “咱们要明白一点,鼓舞士气虽说重要,但给人信任,给人希望更为重要,学院调派过来的都是老兵,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原单位就处于准立功状态,如果不抽调的话,人家年底同样立功。”

    “后续我会做好背调工作,关注以前准立功的同志,最好以其他方式,给予比原部队更早授予军功的条件。”

    “当然,这些工作的前提是,他们在这边工作要做好,而你们,要善于去发现每一名战士的优点。”

    这场会议,陈默主题更多的是围绕细节。

    以前程方面,和士兵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新干部认真记录,打算严格实行,老干部则是默默的听着,有些人会对比以前自己单位。

    其实再怎么对比,示范营的福利,都要比很多单位高,并且高的多。

    单位主官能时刻记得这些,这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肯定,也会让营里有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这种感觉,至少会先从干部身上去延伸。

    陈默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大多数人的军旅生涯很淡,别说三等功了,连优秀士兵和嘉奖都没有。

    但他们同样是组成野战军的一部分,组成了强大的军队体系。

    这些人同样优秀,只是不够出彩。

    他们同样努力,却未必能够提干。

    每一个怀着憧憬来到军营的战士,或许都曾梦想过,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最终却无奈的脱下军装。

    离开军营后。

    他们清楚,也体会到自己的军旅生涯没人关心。

    他们明白,且必须接受自己的故事,会被慢慢遗忘。

    除了偶尔做梦,梦回熟悉的连队,梦回熟悉又操蛋的五公里,梦回波澜壮阔。

    最终,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过去。

    这些人渐渐普通,成为民工,白领,小商人,或者保安,或者公务人员。

    要不是带回家的八一背心和裤衩,偶尔的提醒,恐怕连他们自己都要遗忘这些经历。

    遗忘!

    是比死亡更难过的存在。

    遗忘!

    让不少脱下军装的人,觉得这些仿佛是上辈子的事,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