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禹治水棒棒哒 (第3/3页)
锅老师:这确实是个好问题,大禹治水可能更多是在其领导下,集合了众多部落和民众的力量,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的成果。但后世传说可能将其他治水者的功绩也归到了大禹身上,夸大了他个人的作用。而且在传播过程中,故事不断被丰富和演绎,逐渐增添了更多神奇色彩。
另外,西方也有希腊神话,有一系列关于神、英雄和神话生物的故事和传说,日本也有天照大神,说是太阳女神,被视为日本皇室的祖先,你相信吗?
千哥:不太信。
锅老师:那就对了,相比之下,我们的大禹治水的的确确存在,即便关于大禹个人功绩部分有夸大的成分,也不足为奇。神话一点,给后人以精神食粮,在那个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有更多的精神寄托有何不可?
彼时的徐州,淮河与沂水因水患肆虐,河道淤积,河水漫溢,周边的蒙山、羽山一带一片汪洋,百姓苦不堪言,土地荒芜,难以耕种。禹亲临此地,望着浑浊汹涌的河水,紧锁眉头,心中迅速盘算着治水之策。他带领着治水民众,手持简陋的工具,踏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开始挖掘河道,清除淤泥与杂物。无数个日夜,他们挥汗如雨,与洪水顽强搏斗。终于,淮河、沂水被成功治理,河水沿着新疏通的河道,缓缓流淌,不再泛滥成灾。蒙山、羽山一带重见天日,百姓们欢呼雀跃,开始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大野泽在禹的精心治理下,也汇聚成了一片宽阔的湖泊,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周边的东原一带土地,经过整治,变得平坦肥沃,适宜耕种。徐州的土是红色的黏性沃土,富含矿物质,在雨水的滋润下,草木渐渐繁茂起来,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依据土地的肥力和产出能力,这里的田地被评定为上中等,田赋则为中等。
徐州物产丰富,进贡的物品彰显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有象征着天地四方的五色土,那是人们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恩;羽山山谷中的长尾野鸡,羽毛绚丽多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峄山南面的特产桐木,木质优良,是制作乐器的上等材料;泗水边上的石头,质地坚硬,纹理细腻,敲击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可制成精美的磬;淮河、沂水一带产出的珍珠圆润剔透,鱼儿肥美鲜嫩;还有用竹筐装着的黑色细缯和白色绢,这些丝织品质地柔软,色泽亮丽,凝聚着徐州百姓的智慧与技艺。进贡之时,百姓们怀着崇敬与期待,将这些珍贵的物品装上船只,从淮河、泗水出发,沿着水路,一路驶向黄河,将徐州的特产与敬意呈献给天子。
告别徐州,禹又来到了淮河与大海之间的扬州。这里气候湿润,水网密布,彭蠡泽原本是一片沼泽湿地,每逢雨季,便洪水四溢,周边地区沦为泽国。禹仔细勘察地形,制定了疏导引流的治水方案。他带领民众开凿渠道,将彭蠡泽的水引入大海,经过艰苦的努力,彭蠡泽终于汇聚成了一个稳定的湖泊,成为了大雁等众多鸟类栖息繁衍的天堂。三条江水也在禹的治理下,顺利流入大海,震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扬州大地,到处生长着茂密的小竹和大竹,微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宛如一首美妙的乐章。这里的草长得极为茂盛,郁郁葱葱,树木高大挺拔,遮天蔽日。然而,由于地势低洼,土地多为潮湿的泥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经过评定,扬州的田地属下下等,田赋为下上等,还夹杂着其他等级。
扬州进贡的物品琳琅满目,彰显着这片土地的富饶。有珍贵的金、银、铜,这些金属闪耀着诱人的光芒,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美玉、美石温润细腻,纹理独特,每一块都仿佛蕴含着大自然的奥秘;小竹和大竹不仅是建筑和生活的重要材料,还承载着扬州的文化与风情;象牙洁白光滑,皮革坚韧耐用,鸟羽色彩斑斓,旄牛尾粗壮有力,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海岛居民的草编衣服,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体现了海岛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用竹筐装着的有贝形花纹的丝织品,精致典雅,独具特色;还有成箱的橘子、柚子,果香四溢,汁水饱满,是扬州的特色水果。这些贡品,都要根据天子的命令,按时进贡。进贡时,船只沿着长江、黄海,乘风破浪,驶向淮河、泗水,将扬州的富饶与风情传递到远方。
千哥:嚯—这扬州在大禹时期,就是那么的美好,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比“烟花三月下扬州”还美……
锅老师:哎……听我说,大禹时期的扬州是作为“九州”之一的地理概念,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区域,包含了如今长江下游及岭南等大片地区。而现在的扬州市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范围不一样,姑且就按照你片面的字面意思理解吧!
禹的治水脚步从未停歇,他又来到了荆山到衡山南面的荆州。这里,长江、汉水奔腾不息,水势汹涌,时常泛滥成灾,淹没周边的土地和村庄。众多江水在洞庭湖一带汇聚,形成了一片汪洋,沱水、涔水河道不畅,云泽、梦泽一带更是一片混乱。禹深知,治理荆州的水患,是一场艰巨的挑战。
他带领着治水大军,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他们在长江、汉水两岸加固堤坝,防止洪水决堤;开凿新的河道,引导江水顺畅流入大海;疏通沱水、涔水,让水流恢复正常。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长江、汉水终于驯服,奔腾流归大海,众多江水在洞庭湖一带有序汇聚,沱水、涔水也被成功疏通,云泽、梦泽一带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成为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
荆州的土地同样是潮湿的泥地,经过治理,这里的田地属下中等,田赋为上下等。荆州进贡的物品丰富多样,有鸟羽、旄牛尾、象牙、皮革,这些都是珍贵的物资;金、银、铜闪耀着财富的光芒;椿木、柘木、桧木、柏木质地优良,是建筑和制作器具的好材料;磨刀石、细磨石、石箭头、朱砂,满足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还有箘簬、楛木等优质木材,坚固耐用;三个诸侯国进贡他们的特产,展现了地方的特色与风情;用匣子装着的菁茅,是祭祀的重要用品,体现了荆州人民对天地神灵的敬畏;用竹筐装着的黑红色丝绸和串珠丝带,精美绝伦,凝聚着荆州人民的智慧与技艺;九江一带进贡的大龟,体型庞大,龟甲纹理独特,被视为祥瑞之物。进贡时,百姓们将这些贡品装上船只,从长江、沱水、涔水、汉水出发,乘船前行,遇到陆路则上岸搬运,再通过洛水,最终到达南河,将荆州的敬意与特产呈献给天子。
千哥:听你这么说,感觉那时真的太美好了,我都想穿越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