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天子降阶,将军抬舆,武卫垂首 (第3/3页)
乎!
不出刘辩与百官所料,羊续再次推辞,声音恳切道:“臣家中虽清贫,但尚有良田百顷,足衣足食,何需三百万钱养老!至于华服车马更不敢受,臣素不喜奢华,家中亦有驴车代步。”
“樊侍医乃是世之良医,岂能费时于臣一老朽?”
“万请国家收回成命!”
刘辩却是坚持这般厚赐。
泰山羊氏虽是名门望族,却不过是至羊续这一代,才跻身士族之列的新兴士族,根基尚浅。
唯有连续三代担任过二千石级别的官职,方才得以称为士族。
羊续的祖父羊侵为任比二千石司隶校尉,父亲羊儒任中二千石太常卿,也就是说,羊续本人也不过是将家族企业做上市的创三代。
至于家中资产,作为新兴士族,又是以古文经传家的经学家族,泰山羊氏牟利的产业甚少。
羊续清廉如水,不置产业,常以私俸济民助下,以至于羊续的妻子都曾因家中困窘,而不得不前往南阳郡寻求时任南阳郡守羊续的帮助,但羊续却因拿不出钱财来给予妻子而羞愧避见。
最终刘辩表示,明年羊衟和蔡贞姬成婚,作为蔡贞姬的姊夫,蔡贞姬又是以正妻的身份嫁入泰山羊氏,自然是要大加操办的。
届时婚事所需钱财,恐怕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另外,将来羊衟和蔡贞姬若添丁进口,养育之资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三百万钱,正当其用!
见羊续仍有迟疑,身为至交好友的蔡邕也适时低声劝解。
羊续并非迂腐之人,想到儿子的婚事和未来孙辈的花销,确实会给泰山羊氏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羊续这才以三跪九叩之礼接受了天子的赏赐。
不过随着羊续正式递交辞呈,辞去了尚书仆射的官职,交出了尚书仆射的印绶,可是要苦了刘陶这位尚书令了。
刘陶与刘焉在尚书台争权并非一日两日了,说到底这就是尚书令、尚书仆射与三公这两个内外朝体系对于权力的争夺。
好在卢植这位太傅以及太尉袁滂并没有参与其中的意向,只是保持中立,就事论事,也不偏颇任意一方,否则刘陶无论如何也顶不住四位万石大员的进攻。
然而仅仅是与司徒刘焉和司空崔烈二人争权,便已然让刘陶疲于应对了,幸好有羊续这位尚书仆射帮衬。
羊续的性子向来刚直,如果刘焉和崔烈在尚书台敢为了反对而反对……管你什么三公,什么宗室长者,什么河北名士领袖,羊续就敢把唾沫喷到他们脸上。
因此刘陶才得以与刘焉和崔烈抗衡,但骤然失去了最得力的副手,不免让刘陶顿感压力倍增,颇有些独木难支的意味。
前几日刘焉甚至直接越过他这位尚书令,直接对吏曹尚书梁鹄下令,催促他尽快整理好第一季度的各郡国举荐的孝廉名录。
尽管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尚书台中绝无小事。
刘陶如何看不出,这是刘焉在投石问路,既是对梁鹄的服从性测试,也是在试探刘陶的底线。
若是梁鹄遵从了刘焉的命令,而刘陶又没有给予强有力的回击作为回应,那么尚书台的各曹尚书与丞、郎官都会渐渐与他离心离德。
这尚书台,日后怕真不知要姓哪个“刘”了!
(4028字)
——
注视1:《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
肃将入合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岛,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注2:《后汉书》:而征(羊续)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遗言薄敛,不受赗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赙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