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汉军三路平南中 (第2/3页)
都是军队的背后支撑。
但人死了,那就不能复生了。
天子不是不知慈不掌兵,但却认为非由于战斗因素减员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最令贾琮感动万分的,还是那柄汉兴剑。
汉兴剑的政治意义谁人不知呢,与国同休的资格!
只要不谋反,混得再差也能当个富家翁!
即便是大汉有朝一日不幸……放之后世也是传家之宝,是足以让家族彪炳史册的荣誉,后世也依旧会重视这个家族。
故而谁不幻想能够得到一柄汉兴剑呢?
但汉兴剑拢共十二把,贾琮自始至终都不觉得他有希望,他又不是天子的潜邸旧臣,更没能成为天子心腹,如何敢对那柄汉兴剑抱有非分之想呢?
可谁曾想天子竟然如此大方,竟然真将汉兴剑赐下了!
虽说只是暂时授予,而且那对二千石官员先斩后奏的权力也不过是一次性的,但这种沉甸甸的信任却是将贾琮砸得迷迷糊糊的,就算天子让他去死在战场上,他都心甘情愿!
还能说什么呢,干他娘的!
与国同休的机会就在眼前,他要是不争气没把这个机会把握住,午夜梦醒都得给自己两巴掌!
僰道大营中,贾琮坐在一张胡床上,那柄汉兴剑就横在他的大腿上。
只是贾琮的面色忽然涨红,面露痛苦之色,连连对着地上吐出唾沫,唾沫中伴夹杂着些许暗红色的颗粒,而后连忙从亲卫手中接过递来的水囊狠狠猛灌了几大口,又连连漱口,这才大口喘着粗气重新坐回了胡床上。
良久,贾琮颤抖的手指才指向一众肩膀颤抖、忍俊不禁的将校,有气无力道:“这劳什子巴椒,你们益州人是怎生吃得惯此物的?”
蜀椒,在如今的益州没有人刻意种植,野外遍地都是,可入药,可制酒,有微毒,不可多服。
贾琮品尝的是蜀椒的另一个品种,长于巴郡,名为巴椒,辣味比寻常蜀椒更甚数倍。
贾琮也不能吃辣的人,他在交州也常常品尝辣味之物,交州有蒟酱(jǔ)(蒌叶),蒟酱蔓生,叶似王瓜而厚大,海岸林间攀树而生。
当初交州土人教他以此物防治瘴气,虽然也有辣味,却更清甜。
还有辣蓼(水蓼),蓼生水滨,茎赤味辛,渔民以鲜叶擦鱼腹代食盐。
但这巴椒的辣味远不是蒟酱、辣蓼可比的。
朴胡从陶罐里抓出几根巴椒塞入口中,面不改色地咀嚼着,朗声笑道:“镇西将军可得学会嚼辣子,否则入了南中,这瘴气的滋味儿可不好受。”
杜濩和袁约这两位賨东侯和賨西侯也是笑着嚼了几颗巴椒,打趣着贾琮这位主将,就连一向儒雅随和的赵温也不例外。
“好啊,你们这些人联合起来,落本将颜面是吧?”贾琮笑着指向众人,面上却是全然没有恼怒之色。
虽说是打趣玩笑,不过朴胡所言也的确是事实。
进入南中,蜀椒是军士必备之物。
这些蜀椒都是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去除种子及杂质后保存的,价格贱比米糠,因此军中准备了许多。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都可服用干蜀椒,或是煮水而饮。
若是湿疹,则碾为椒粉涂抹于患疾之处。
但即便是益州人也并非人人喜欢蜀椒,贾琮两度在交州担任刺史,也从交州蛮和土人手中得到了许多土方,其中有一味土方的效果不错,并且原材料也是益州常见的,成本低廉。
取梅果五十枚、马苋一斗、灶心黄土半升,益州梅林甚众,夏季有人采摘制成梅干保存,马苋更是随处可见的野草,灶心黄土更不必说了。
马苋绞汁煮梅果,收膏拌灶心黄土,手搓作梧子丸,服之可止呕吐腹泻,外敷可止湿疾。
“好了,说笑罢,该议兵了,明日是本月的最后一日,今日最后检查一次各部的辎重、器具是否齐全。”
随着贾琮的话语和逐渐严肃的面色,众人也尽皆收敛了笑声,正色着回应着贾琮的话语,就连那三位賨人的归义侯也坐直了身子,一副小儿聆听父辈教导的乖巧模样。
作为平蜀将军的赵温不由感慨着贾琮的手段,这些时日贾琮便用个人的魅力和能力将賨人折服,作为曾经的巴郡太守他可是太清楚其中的难度了。
最初众人与贾琮相见时,都是有些拘谨的。
然后还没熟稔几日的贾琮突然被拜为镇西将军,二千石韦乡侯,授“汉兴剑”,二千石皆可先斩后奏。
但贾琮的性子很豪迈,虽说是兖州世代二千石的东郡贾氏出身,世传《左氏春秋》,但贾琮年少之时便对卫霍推崇之至,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