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七章:十月渡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七章:十月渡泸! (第2/3页)

《唐军防文书》,边军日供茶两升,以防备军中疫疾。

    大宋在大汉的基础上对沸水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于《武经总要》明令“凡营寨处,掘井深二丈,取水必煎沸而后用”,但实际上一斤热水就需要一斤柴方能煮沸,这种补给制度实际上仅适用于后方大营,野战和前线要塞仍难以实现。

    直到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才正式在军中颁布并执行律令,“凡扎营毕,即令汲水卒于上游取水,煎沸遍饮各队。敢饮生水者,鞭二十”。

    刘辩已经做好从内帑掏出二十亿乃至四十亿钱的代价,为此番征讨南中四郡作为军资。

    而蛇虫鼠蚁的问题,朝廷已经下令征调大量巴蜀、荆州及交州熟知南方疫病的医者,令各地商贾配合,大量采购艾草和雄黄驱虫蛇,以青蒿抗疟,并以生姜袪湿。

    之所以说丞相五月渡泸的行为疯狂,也正是因为农历五月正值盛夏瘴气高峰,即便是以夷兵为先锋,蜀军主力依旧“病亡者众”。

    而如今即将进入立冬节气,也就是一年之中瘴气最为衰弱之时,不仅气候干燥,蛇虫鼠蚁的活动性也降至最低。

    然而即便如此,刘辩也绝不可能让皇甫嵩领兵,稍有不慎大汉将失去最为优秀的统帅,区区南中四郡还不值得皇甫嵩豁出命。

    不过幸运的是,今年应该是个寒冬,但也最多打到三月上旬。

    对南中四郡用兵,就像是一场回合制游戏,从现在开始算只有五个半月的进攻时间,时间一到军队就不能再继续冒险进军,只得停下脚步固守,轮到常年居住在南中四郡的叛贼的回合了。

    而由于时间紧迫,刘辩也来不及调动其他地方的军队去慢慢适应蜀中的水土,兵源只能从益州良家子中征募。

    但说句实话,如果不是时间不够充裕,刘辩是真看不上这群益州兵。

    并不是什么地域黑,后世的铁血川军确实是在国家危亡之际洗刷了“弱旅”之名,但几乎在整个封建时代,益州兵就是“弱旅”的代名词,即便是碰上了千年难得一遇的统帅也终归是不堪大用。

    实在是因为巴蜀特殊的地理优势,即便是天下爆发战乱,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秦末亦或是前汉末年,巴蜀之地都依旧享受着安逸美好的田园生活,仿佛与世隔绝般,俨然便是一片世外桃源。

    过度的安逸和殷饶的家境以及匮乏的战争机会,使得益州兵根本不愿意在战场上拼命,甚至是贪生怕死,这也是那位丞相要以严刑峻法治理巴蜀的原因。

    眼下实在是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