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七章:董卓:尔要试试我的宝剑是否锋利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七章:董卓:尔要试试我的宝剑是否锋利吗! (第3/3页)

董卓行了一礼,静待评判。

    董卓微微颔首,针对太行陉的封锁以及河内郡的防务,他和李儒早已有了腹稿,唯独对并州和幽州的分析,他倒是没有想到。

    蒯越对于并州和幽州的分析,核心就九个字: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少。

    他先前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是过于纠结如何剿灭黑山贼,仅仅以围剿黑山贼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想着是否能向并州四营各借调几百兵马帮助他剿贼,却是忽略了黑山贼本身的行动逻辑。

    其实蒯越说的这些分析,若是董卓和李儒跳出剿贼这个角度,转而思考如何抵御黑山贼劫掠,很快也能想到到蒯越所说的道理,而且蒯越所陈述的话语也并没有太多的亮点。

    但智者之能,不正是在于先察人所未察?

    董卓眼中迸出赞赏的光芒,面露喜色,旋即抚掌大笑:“善!此真国家予某之智囊也!”

    智囊者,足智多谋也!

    “智囊”二字,分量极重,古来获此誉者,如秦之樗里疾,前汉之晁错,皆以智谋深远留名青史。

    蒯越心中暗喜,以董卓的身份地位,这句“智囊”的评价是足以被载入史书的,但面上还是谦逊地表示:“明公赞誉,越愧不敢当!”

    “当得当得。”董卓握着蒯越的手,力道逐渐加重。

    尽管董卓的手掌极为粗糙,还有许多常年握着兵器而生出的老茧,硌得人怪不舒服的,但蒯越却觉得董卓是个识货之人,远不像何进那个只徒虚名的南阳屠户!

    当然,这话只能烂在肚子里。

    何进再不堪,再落魄,再受天子厌恶,却也是外戚,是太上皇后的亲兄长,是天子的亲舅父!

    绝不是他们能踩踏痛打的落水狗!

    董卓略一沉吟,竟向蒯越俯身行了弟子礼,恳切道:“卓欲拜异度……不,拜先生为正行参军,烦请先生为卓运筹帷幄!”

    这是天子教他拿捏士人的手段,哄骗上船的时候放低姿态,给足赏赐,没有人不会被拿捏。

    对此董卓深以为然,只是方才话出口前,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当初天子是不是也是这么拿捏他的?

    蒯越微微一怔,有些犹豫。

    其实他是更倾向于作为秦颉这位冀州刺史的属官来间接为董卓效力的,但董卓的姿态放得实在是太低了,竟然以“先生”相称,行弟子之礼,这份诚意让他难以推拒。

    “越才疏学浅,不过卑鄙之人,承蒙明公不弃,愿竭尽所能,助明公为国家荡平黑山贼!”

    蒯越郑重回礼,但言语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接受了董卓的任命但也表明这是在为天子效力。

    董卓听得出蒯越话里的意思,但他一点都没有怪罪的意思。

    吾为汉相……咳,某是朝廷的左将军,为某效力,就是为天子效力,这有何不妥?

    董卓看向蒯越就像是看美人般,越看越满意,越看越欢喜,不由向李儒瞧去,给了他一个学着点的眼神。

    你李文优瞧瞧人家说话多好听,人蒯异度唤老夫“明公”,你怎么还老是一口一个“将军”的,就不能学着点?

    李儒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别过脸去,懒得理会。

    当年也不知道谁在左冯翊的时候,花言巧语哄骗他这个落魄文士去给他当军长史,甚至为此拒绝了朝廷太学博士的公车征辟,还说什么要自己喊他一辈子的“将军”,要自己给他当一辈子的“长史”,感慨若非只有一个女儿定然要和他结为翁婿!

    呸,喜新厌旧的老匹夫!

    李儒没少在心里蛐蛐董卓,但这也不过是二人之间的嬉笑玩闹罢了。

    这一声“将军”可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喊的!

    即便是李傕、徐荣等凉州旧部,要么是唤“董公”,要么是唤“左将军”。

    除了董卓的亲眷董旻、董璜以及牛辅外,也就只有他能唤一声“将军”了。

    (4087字)

    ——

    PS:今天不加更啦,明天上推爆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