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皇甫嵩意图谋反?! (第2/3页)
眼见蔡瑁明白了自己的话,刘辩微微颔首,亲自离席扶起蔡瑁,还在他的背上轻轻拍了拍。
谁都知道太子府府僚出身的官员,仕途最差也不会低于比二千石,至于上限,堪称前途无量。
刘辩拜蔡瑁为太子洗马,既是对他的栽培,也是在为他撑腰。
蔡瑗是他的女人,而蔡瑁也是他的府僚,若是蔡氏旁支再敢觊觎这对姐弟名下的蔡氏主支一脉的家产……呵。
而他今天也是顺手敲打一下蔡瑁,若是蔡瑁不感恩,那他能给蔡瑁撑腰,也能将蔡瑁从云端踹下去。
用完早膳后不久,一名邮卒气喘吁吁地闯入偏殿,汗水浸透了衣衫,而他的手中紧攥着一封急报。
刘辩接过奏疏,展开的瞬间,眉头便紧紧蹙起,眼神中满是凝重。
雒阳距长安九百里,皇甫嵩所率大军每日行进四十里,行军二十三日,九日一休,休息了两日,共计二十五日,于四月二十二日抵达长安城外,为免军士骚扰百姓故在城外驻扎。
而后皇甫嵩在三辅攻灭零星进入三辅的北地郡先零羌数千人,并调遣屯驻三辅的雍营和长安营万人,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郡国兵九千人,以及辅兵两万人,在三辅构筑了一条具备纵深的防线。
尽管皇甫嵩对于平定凉州羌胡叛乱有着自信,但他冒不得半分风险。
无他,三辅有着前汉诸多帝王的陵寝,甚至还有一座宗庙。
若是皇甫嵩大意之下,被羌胡毁坏了哪怕一座前汉的帝王陵寝,搅扰了祖宗们的安宁,那可真是万死难辞其咎了,因此皇甫嵩也不得不滞留在三辅布置防线。
哪怕他明知朝中有人弹劾自己畏战不前甚至拥兵自重,也坚持不动兵,直到五月十二日,花了整整二十日,才算堪堪完成了大致上的防线部署。
而也许是并州接连大捷的战报,让朝臣们觉得凉州羌乱平定起来应该也没什么难度,因此不乏有人接连弹劾皇甫嵩久驻长安城外止步不前是畏战怯敌,但这些人都被刘辩下令申饬。
羌乱若是那么容易解决,也不至于几乎榨干了后汉的国力。
只是,这封从长安城送来的急报,却让刘辩眉头紧蹙。
“臣京兆尹张时谨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