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丁原:董公,我太想进部了! (第2/3页)
至少天亮后清点匈奴人尸首的时候,董卓是没有看见须卜骨都侯的尸体的,想来是成功逃遁走了。
晋阳城城头上,丁原彻夜未眠关注着战场的动向,尽管只能凭借零星的火光,模糊地看到战场的轮廓,但汉军赤色大纛紧追匈奴大纛的场景,却是清晰可见。
待天亮时分,眼见满地匈奴人尸首,汉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清扫战场,丁原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当即大手一挥,下令军士搬开封堵城门的土石,同时安排人手烹羊宰牛,准备犒劳城外激战一夜的将士,并令并州武猛从事张杨前去迎接朝廷大军,自己则是先去布置城防并安抚百姓。
太守府衙中,安抚完百姓后匆匆赶回太守府的丁原看到主座上那道健硕如牛的身影,不禁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快走几步,恭敬地俯身行了一礼道:“不想竟是董公亲至!”
董卓见到眼前这位身上缠了绷带,绷带中还隐隐带有血渍的身影,那张凶恶的脸上也罕见地挤出了一抹笑容,道:“是建阳啊,此番可是颇为英勇。”
丁原在太原郡守任上已然两年有余,而彼时的并州刺史乃是董卓,尽管董卓是在河东郡担任太守,遥领并州刺史一职,并未完全接管并州事务,但董卓也是去过并州数次,作为州治的晋阳自然是去得最多的地方。
一来二去之下,董卓对这位有武勇、善骑射的太原郡守也颇有好感。
“某家听长稚叔说了。”董卓起身离席,那健硕的身躯如同一座小山般,散发出强大的压迫感,径直走到丁原面前,一把抓住丁原的手臂,搀扶着丁原来到主座上,也不顾丁原的推辞,强行将他摁在座位上与自己同席而坐,指着丁原对众将笑道,“此今之‘耿戊己’也!”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夸赞,丁原却是连忙起身离席,再次行礼道:“原不过一匹夫尔,何敢与伯宗公并论!”
“至于此番功绩,也是得昔日在董公麾下,受董公谆谆教诲方有今日!”
“耿戊己”和“伯宗公”指的是孝明皇帝时的戊己校尉耿恭,也就是“十三将士归玉门”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世人赞为“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和“节过苏武”。
以耿恭赞誉丁原,可见董卓对于丁原的欣赏。
而丁原虽然推辞这般类比的赞誉,却没有否定自己立下的功绩。
董卓闻听丁原将功劳的一部分归于他的教诲,脸上的笑容愈盛,再次离席亲自搀扶着丁原回到了席位上,紧握其手,郑重道:“建阳此次劳苦功高,某家必亲自上疏向殿下为你述功。”
丁原面色平淡,心中却是暗喜,双手在袖中微微颤抖,难掩激动之情。
他在如此劣势下死守城池月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