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心——灵 (第2/3页)

学的预兆?

    如此复杂的人类社会构建工程,不同位置,不同感知,不同责任,不同价值观之下,每个个体的素养,社会契约的完善,人文思想的变化。

    你如何界定自己的心?如何确立自己按照心的指挥,会灵?

    我逐渐有明了了,相信社会学工程的自我调节功能,你是个错误又如何?要知道能发现程序中的错误,是会受奖励的,所以何必有太大压力?

    在文明的角度,不同于人类个体视角的时间下,一切都是样本数据经验。早早的接受社会约束,会加速社会构建?拉长视角,一时的加速,可能没有一个数据早些出现有价值。

    文明是多个维度的,价值都不能随意换算,以一个人的渺小,去定义社会价值?

    一个人只能定义自己,自己为自己定义价值。

    构建社会,构建秩序,构建权力,内核无非是大枣和大棒。

    给多少枣,多少棒?多少比例?多少量?是大学问。

    大棒可以无限派发,但人是会崩坏的,崩坏的人,不会在乎社会,秩序,权力,只会摧毁一切。

    大枣是有限的,谁多谁少?怎么分?动物有强有弱, 强者优先。人有裁判,领袖,这些职位。

    这些人坐到这些位置,是为社会之心,思考,判断,行动。根据经验,来分枣和大棒。

    人会随着立场变化而变化。但人不会因为职位变化,知识,经验,心性就有什么不同!人是有局限性的。

    心是有问题的,它不是全知全能的。

    所以灵也会有问题,变化,变通,但没有达到需要的效果。

    太极图,主次,内外,上下,一切都可能会颠倒,转化。

    枣的分配,和大棒的分配,根据处于位置上的人做出的判断,是有误差,局限,和错误的。现实会体现出判断的结果,然后反馈。

    但反馈系统,校正系统也会受到处于位置上的人的判断。

    所以社会人有时戏称草台班子。很多系统都是没有经验依据,不成熟的,在探索中的,也许本身最大的现实价值就是给将来当数据,经验。本身反而没有什么现实价值。

    人脱离环境,环境无法约束人,是要看比例和数量的,要看判断,反馈的。

    有人判断社会人口萎缩是必然的过程,是社会配合技术进化的证明。

    有人判断是文明静寂,社会崩塌重建的预兆。

    现实是实验,预设已然被提出了,就看实验反馈如何。

    不同实验,不同条件,不同重复,都是数据。没有反馈,如何判断?这不就是理论先导的价值了?不是非要通过完完全全的现实实验论证如此大的代价,才能有判断的。

    但现实就是那样复杂,掺杂历史惯性,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