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章 后宫之争,武则天入宫(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7章 后宫之争,武则天入宫(求月票) (第3/3页)

  但很显然,如今的大唐正在朝着另一条路而前进。.

    长安,冠军侯府。

    “太傅。”

    “如今朝堂之中可谓是一片沸腾,魏国公等人正不断在暗中拉拢朝臣,此乃乱国之兆啊!”

    御史台的官员正在与顾靖做着详细的汇报。

    ——而这魏国公指的正是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祐。

    其实就连顾易都未曾想到,如今大唐的这种后宫争斗竟然会到达这种地步。

    但细细想了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王皇后无子这一点确实致命。

    而在顾氏的影响之下,如今大唐内部本就不再是一方独大的时候了,倒是可以让这些人有了钻空子的心思。

    “知道了。”

    顾靖微微点了点头,淡淡的摆了摆手。

    他并未直接去做什么。

    也没有去找王仁祐与萧淑妃族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长孙无忌,这些人还不足以让他亲自前去警告。

    但他当然会出手。

    顾靖让御史台的目光盯紧了长安,也并不是针对所有他们拉拢的官员,他只是在针对了几个典型之后,自是便拦住了这种风头。

    他这就是在警告。

    警告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人的争斗不要影响到整个大唐的发展。

    甚至就连长孙无忌都选择支持起了顾靖。

    王皇后背后的家族虽属关陇集团,但长孙无忌也显然不愿意让这所谓的后宫之争演变到整个朝堂之内。

    外戚干政的后果,历朝历代之中已经有了太多的先例。

    长孙无忌确实是个聪明人。

    只要有人能够让他感觉到忌惮与危险,那他便会保持绝对的清醒,根本就不会去做什么错事。

    如今,就是这样。

    在两人的动作之下,这场所谓的争斗立刻便被扼杀在了后宫之内。

    无论是王皇后的家族,亦或是萧淑妃的家族。

    两方之中,皆有人落马被贬,逐出了长安城。

    即便并非核心人物,也已足够震慑人心。

    至少明面之上,再无人敢涉足后宫争斗。

    时至今日,众臣皆已明了顾靖的底线:只要不危及大唐根基,他便不会轻易干涉。

    这对群臣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令许多人暗自松了口气。

    当然,这后宫之中的争斗自不会如此轻易的停下,只不过众将是会被锁在深宫之内,不可能扩大到整个朝堂之上。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眼看着朝堂之上给不了自己帮助。

    收到了感业寺传闻的王皇后竟是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她暗中敕令武则天蓄发。

    而在后宫之内,则是不断劝李治将武则天从感业寺内接到后宫来。

    没办法,王皇后确实很害怕。

    身为皇后却无子嗣,李治也不宠爱她。

    而反观萧淑妃不仅仅有着子女三人,同样也很得到李治的宠爱,这让她有着十足的危机感。

    若是能将武则天召回后宫,拉拢她一起去夺萧淑妃的宠。

    这或许也是个机会!

    整个后宫之中可谓是一片腥风血雨,顾靖同样是在第一时间内便收到了消息。

    对于王皇后的这个举动,他只能说一声“愚蠢。”

    虽然顾靖从未正面接触过武则天。

    但是通过感业寺内的种种消息来看,武则天此女绝对是一个心机颇深之人,将武则天召进后宫,李治的所有宠爱绝对会在短时间之内便被她完全夺走。

    当然,虽然已经猜到了会是如此。

    但顾靖却也并未直接插手。

    顾氏子弟灵活的道德底线在这种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李治后宫内的一切,顾靖是有些厌烦的。

    若是现在能够有一个人能够稳定住后宫内的一切,似乎对大唐而言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这种事,也并不是他身为臣子能够干涉的。

    包括其他人同样也都是这个想法。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治孝期刚过,便顺水推舟的直接将武则天从感业寺之中接了出来。

    (Ps:我说怎么浑身乏力有点发冷,原来是高烧了,真就是离谱,挂水好多了,下个月开始偿还更新,求月票,月末求兄弟们支持一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