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大势难逆,天下一统(二合一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章 大势难逆,天下一统(二合一求月票) (第2/3页)

在,控制好这些人就足以免去很多的麻烦。

    这就是宇文化及的聪明之处。

    刘奎一边说着,一边便向着几人而去,想要如同以往一般口头教育几句。

    但就在这时。

    那几人却纷纷转身看向了他。

    火光之下,几人双眼通红,源源不断的泪水正在从他们的眼神之中落下来。

    他们就这样看着刘奎。

    其中一个最年轻的汉子开口说道:“兄长,我想家了。”

    一瞬间,刘奎愣住了。

    “我爹死在了战乱之中,现在家里只剩下了母亲与妹妹,我若再不回去,他们他们也要活不下去了。”

    滚滚泪水不断落下,这汉子的手都在不断的发颤。

    这是刘奎的同乡。

    两人自幼相识,所以才会称呼他为兄长。

    刘奎记得他父母与妹妹,脑海之中不由得便闪过了他们的面容,以及自己家乡的亲人。

    “队正.我等为何还要打下去?我们当初不是说好的要回家吗?现在不是已经可以回家了吗?”

    “我娘说顾氏已经出山了,天下百姓的好日子要来了,我不回去家里的田都要荒废了。”

    “.”

    几人相继开口,目光始终都在看着刘奎。

    他们的声音并不算大,每个人都夹杂着哭泣之音。

    但这一句句话就如同刀子一般直接扎在了刘奎的心中。

    无数的回忆在这一刻不断从刘奎之中闪过,看着眼前的几人以及身后那一个个沉默下来的兄弟,他忽地就感觉在江都的日子似乎也不是那么美好了。

    他都不敢想象若是自己不回去,自己的家人到底会过成什么样子。

    所有的气在这一刻瞬间消散。

    刘奎沉默了良久,旋即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弟兄,看着他们所有人的表情,叹了口气道:“你们,都想回家吗?”

    “想!”

    “想回家!”

    “.”

    声声回应就如同离弦之箭一般炸响。

    看着那一双双微微亮起的眼睛,刘奎不由得就握紧了拳头,深深的吸了口气,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一般,沉默了良久才再次开口:

    “走,我带弟兄们回家!”

    这一幕,在整个江都军营之中各处不断重现。

    或许这就是华夏百姓的特点。

    家——

    始终都是其他东西难以相比的港湾。

    二十三天!

    仅仅只用了二十三天!

    甚至就连五月份都还没过,整个江都内部便彻底的分裂了。

    宇文化及用尽了各种手段也无法扭转人心,无法逆转这滚滚而来的大势。

    都不用李世民动手。

    他最后便死在了麾下将领的手上。

    有人拿他的人头来换富贵。

    对此,李世民丝毫都不在乎。

    看着那一个个骁果军前来找寻自己的家人,随后抱头痛哭的场景,他整个人显得无比沉默,丝毫都没有又平了一方诸侯的喜悦。

    “殿下想到了什么?”

    在他身旁,顾泉同样也在看着这一幕,轻声开口问道。

    “百姓过的苦啊。”

    李世民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所谓的天命,在我看来,便是这天下的民心。”

    “若我李唐能够始终获得天下百姓的支持,又何愁什么一统天下?”

    他的声音十分坦然。

    闻言,顾泉亦是点了点头,十分的同意。

    “子渊。”这时,李世民微微转过了头又看向了顾泉:“你说我当真能如昭烈侯一般,打造出一方足以让天下百姓安稳的盛世吗?”

    顾泉不假思索,十分认真的说道:“末将相信殿下。”

    李世民微微扬起了一丝嘴角,并未直接开口,再次转过头看向了江边所发生的一切,似乎是在想着什么。

    他如今还是太年轻了。

    再加上志向过于坚定,每每看到一切时都会想到很多。

    暮色漫过天际,将最后一缕残阳碾碎在粼粼江面。

    李世民忽而挺直脊背,眸中翻涌的暗芒被暮色淬成利剑,那声音裹着胸腔里滚烫的血意迸发:“孤也信自己!”

    苍鹭惊起,划破凝滞的空气。

    他猛然转身看向顾泉,缓缓开口,字字千钧的宣告:“但此刻——”

    “我当执长戈荡平八荒!待山河尽归唐土,孤必让十方征渡使重现人间!”

    江风裹挟着这句话掠过芦苇荡,惊起白鹭成群,振翅声混着远处传来的呜咽,被卷入翻涌的浪涛。

    潮水拍岸声中,他负手而立,暮色为周身勾勒出凌厉的金边。

    风掀起额前碎发,露出眉间那道尚未结痂的伤疤。

    这是他昔日虎牢关之战时所受的伤。

    鲜血与落日相互映衬。

    就在这一刻,这伤疤所给人的感觉就如同是神迹一般,在万民之前散着莫名的光辉。.

    李世民并未亲自赶赴江都。

    他将所有事都交给了麾下所信得过的人,随后便再次挥兵杀向了雕阴城。

    虽然他还是他。

    但如今的李世民已经真正的有了一颗无敌之心,那坚定的志向再引领着他始终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区区梁师都他并不会将其放在眼中。

    纵使突厥来援又能如何?

    于李世民而言,无论是谁都绝对不能阻拦他想要打造出一个盛世的决心!

    大军匆匆而过。

    而伴随着的同样也是江都之战的传开。

    不,不能将这一战称之为江都之战。

    因为从始至终唐军都驻扎在长江之畔,从始至终都未曾主动动过兵戈。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此事给世人带来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

    除了“得天命”旁人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说服自己了。

    宇文化及就算再怎么比不过如今的大唐,但他终究也是一方的皇帝啊。

    但就是这种人。

    甚至就连和唐军作战的机会都没有,便直接败了。

    这不是天命又是什么?

    整个李唐的声势再这各种的谶言之下真正的达到了极点,尤其是听闻李世民并未对那些投降的将士们做什么,同样也未曾要求他们强行根军之后。

    整个九州的氛围都彻底变了。

    所有人都隐隐感觉到了一个“盛世”正在缓缓降临。

    此时,雕阴城。

    梁师都已经彻底绝望了。

    他万万想不到宇文化及竟然会这么废物,短短二十三天甚至就连和唐军交战都未曾交战,便彻底失去了一切。

    也正是因为如此,面对滚滚而来的唐军他已经彻底绝望了。

    若是可以得话——

    其实梁师都如今是很想直接投降大唐的。

    但是可惜的就是他已经找突厥帮忙了,为此不仅仅是付出了各种代价,同样也说明了九州若是当真落入唐土突厥可能会面对的危机。

    他甚至都未曾提李渊,只是说明了李世民的志向。

    ——十方征渡使。

    这个“名号”哪怕是过了这么多年,但在四方蛮夷之中仍是无比的响亮。

    顾琛当初可是将四方蛮夷全都打残了的!

    虽然对于突厥而言,顾琛在突厥之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称号。

    但究其原因。

    是因为当初的他们还极为弱小,甚至都不配顾琛关注,又怎么可能有关于他的称号。

    但在突厥之中,关于顾琛的传说却丝毫不少。

    因为当初他们所依附的匈奴、柔然,便被顾琛打废了。

    自然而然他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再加上李世民那越来越响亮的名声以及顾氏的帮助,这不得不让突厥可汗重视。

    如今他在想投降,又怎么可能?

    到时甭说什么荣华富贵。

    突厥的人便会直接将他给吞了。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也只能去正面面对唐军,别无选择!

    李世民是真的有些变了。

    他似乎已经不在将所有目光都停留在了一统天下之上,对于接下来的这一战,他的想法是想直接以势来压的梁师都投降。

    这并不是自傲。

    而是局势所给与他的自信。

    其实这个计划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十分顺利。

    面对声势滔天的唐军,所过之处,根本就难以有人胆敢阻挡,纷纷开城献降。

    虽然其中也有一些死忠之人。

    不愿背起背主之名,想要负隅顽抗。

    但这滚滚而来的民意实在过于骇人了,在唐军所过之处甚至都出现了百姓杀官然后投降大唐的奇闻。

    不过随着唐军愈发接近雕阴城。

    这种情况就慢慢变了。

    因为突厥的人马来了,并且还控制住了这些将士们的家人。

    不抵抗,那便会诛杀他们的家人。

    其实这也是封建时代的特色。

    用将士们的家人来间接的控制整个军队,逼着将士们必须要抵抗唐军。

    这确实是起到了作用,影响到了唐军的速度。

    当然,这种行为注定也是杯水车薪。

    只要李世民愿意,他便可以直接率大军攻杀,光凭着梁师都得人马,是不可能挡得住如今的唐军的。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

    李世民却还是停下了脚步,只是在攻破几座城池之后,便让唐军原地驻扎,停下了攻势。

    唐军大营。

    “殿下,您又何故见那突厥可汗?”

    “他这是要摆明了与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