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3/3页)

   刘淮接过两本文书,仔细翻看起来。

    这其中详细记载了朱熹发现蛆虫与苍蝇的关系,并且通过实验反驳了‘腐草为萤’一说。

    这两篇文章除了行文方式依旧是之乎者也之外,与后世的调查文学已经差不多了。

    尤其朱熹为了证明格物论的有效性,还详细的叙述了之前所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也就使得整篇文章都显得更加翔实可靠。

    刘淮翻阅了许久之后说道:“朱夫子,这两篇调查报告,还有一些错误。”

    朱熹挑了挑眉毛:“哦?”

    刘淮正色说道:“其实无论是苍蝇,还是萤火虫,都不是直接产下子嗣,而是产下虫卵。待到虫卵孵化之后,方才有幼虫出现,直到变成成虫。”

    朱熹会意:“哦,如同蚕卵那般吗?”

    刘淮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朱熹思维如此发散,点头说道:“正是蚕卵一般,只不过比蚕卵小得多,小到看都看不清。”

    朱熹有些失落,却还是点头说道:“无妨,只要继续格物下去,终有一日能看清楚的。”

    刘淮思索片刻:“朱夫子可曾见过一种可以将字放大的水晶吗?可以让眼睛老花之人继续视物。”

    朱熹摇头:“只是听说过罢了,两浙有富商家中有水晶叆叇,效果如刘大郎所说的那般,将眼前之物放大,听说还能生火。”

    叆叇就是眼镜的雏形了,在宋代《洞天清录》中有过记载。水晶放大镜出现更是早,最起码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雏形了。

    刘淮缓缓说道:“我去年就召集了一些手工匠人来研磨水晶,如今也有几块堪用的镜片了,到时候我组装一物,以助朱夫子来看到虫卵。”

    刘淮每每有出奇之举,所以朱熹倒也不奇怪,只是含笑点头说道:“那就辛苦刘大郎了。”

    军械局研磨水晶是为了制作望远镜,但如今为了拉拢朱熹这名儒学扛把子,刘淮不至于连几个镜片都舍不得。

    所谓投桃报李,此番刘淮前来,做了给朱熹新学说保驾护航的承诺,又协助他完善《格物论》,朱熹也是要给予回报的。

    也就是要为刘淮清理曲阜孔氏而站台了。

    两人再次商议了一会儿,随后刘淮告辞离去。

    朱熹起身相送,只不过到了门口的时候,刘淮再次转身说道:“朱夫子,你那《格物论》,我再补充一条,如何?”

    朱熹点头以对。

    刘淮缓缓说道:“格物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朱熹呼吸有些停滞,片刻之后拱手笑道:“刘大郎要不就莫要主持山东军政,随我一起做学问可好?”

    饶是知道这是朱熹在用这种方式称赞自己,刘淮还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笑着摇头转身,翻身上马之后方才说道:“朱夫子,文章千古事,可著文章之人,也得要有饭吃有衣穿方可。如今,就让我积跬步,而让朱夫子至千里吧。”

    说罢,刘淮对朱熹拱了拱手,上马行进不过百步,听到身后屋舍中的长啸之声,也不由得露出微笑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