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埋伏 (第2/3页)
码头的两艘十六万吨级油轮,打算返回国内。
两周后,塞万提斯在他老家成功招募了四百多名技术工人,乘坐游艇抵达洛杉矶,加入老萧麾下。
三周后,一套预生产的‘低空哨兵’从魔都出发,被空运到洛杉矶,用于当地避难所的防卫。
一个月后,第二套‘低空哨兵’出厂,同样使用‘湾流G650’进行跨洋运输,抵达洛杉矶,将由‘卡特琳娜’继续转运到东海岸的弗吉尼亚。
——
此刻,周青峰正在弗吉尼亚的里士满城郊,蹲在一块残垣断壁的城市废墟中,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
一天前,法姆维镇的镇长向‘圣光’提出‘安全保障’的问题——镇子若是没有安全,自然没办法确保向‘圣光’供电。
于是周青峰带着侦搜队继续向东移动,靠近里士满,打算去看看那支‘里士满警备队’到底有何等能耐?
传闻中,对手实力强大,光人力就有三千多,全套米军装备,甚至拥有空中打击力量,俨然是整个弗吉尼亚的一霸。
一架大型无人机挂着侦查吊舱就飞过去探路,想摸摸敌人的老底,最好二十四小时盯着对方,防备其发动突然袭击。
结果那架翼展六七米的大型无人机在‘里士满警备队’的营地上空刚刚亮相,不到半小时就失去联系。
无人机的残骸就掉在距离周青峰三四公里外的废墟中,他用另一架小型无人机低空飞过去拍,才知道是被地面导弹给打下来的。
“是单兵导弹。”蒋梦龙跟在周青峰身边,瞧了眼拍摄的画面就做出判断,“可能是一种叫‘复仇者’的简易防空车,搭载的FIM-92‘毒刺’。”
米国空军太强,导致他们陆军的防空就是一坨屎。几千人的小势力搞不定大型成套的复杂设备,但搞些防空车还是可以的。
在大型无人机发回的最后图像中,可以清晰看到一支上百部车辆,数百人组成的车队正准备离开‘里士满警备队’的军营。
领头的几部‘悍马’架着重机枪开路,穿过城市废墟,正朝周青峰等人所在的方向赶来。
很显然,对手已经出动了,且目标就是一百公里外的法姆维镇,后头再跑一百多公里,就是‘圣光’老巢了。
可侦搜队的十几人目前不敢动,因为自家能起飞无人机,对手同样使用了无人机,正在自己头顶上方飞。
“别动,我们现在很容易被敌人发现。”蒋梦龙示意全队躲在废墟里,不要轻易现身,他自己则举着望远镜观察天空,“是一架米军的‘跳跃20’。”
在大概五百米高度,有一架翼展五米多的无人机正在飞。从地面看就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黑点,肉眼很难观察到。
能发现那玩意全靠小队携带的一台声学雷达——就是个高分辨率的战场麦克风,带着毛茸茸的护套,专门用来收集放大十几公里内人耳难以捕捉的声音。
相比相控阵雷达,声学雷达是被动设备,不发射电磁波,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特别适合特种小队外出作战使用。
从迫击炮的炮声,到无人机发出的嗡鸣,再到车队行进产生的噪音,这台声学雷达都能探测到。
正因为有它,周青峰等人才能提前几分钟发现那架突然出现在自己头顶的‘跳跃20’,并提前进行规避。
“敌人很警觉,应该猜到我们就在附近。”通过声学雷达的粗略定位,蒋梦龙用望远镜就能找到目标,
“那架‘跳跃20’在我们头顶一直盘旋,其带的吊舱侦查范围很大,立刻切断无线遥控。”
不管对手有没有进行无线电定位,周青峰已经停止使用无人机进行侦查。但随着监控画面终止,他摇头道:
“不能让这伙势力从我们眼前过去,否则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信用和威望就要崩溃了。给他们来点狠手!”
——
此刻,“里士满警备队“的博格少将怒火中烧,面色阴沉。自从昨天与派出的弗莱明少校失去联络后,明眼人都知道定是出了岔子。
今天一早,少将便下令紧急动员一个团级战斗群,打算亲自率军前往法姆维镇,不仅要严惩那些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