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回国 (第3/3页)
都的总部还留存着数百名员工,就连许多关键供应商的员工也大半幸存了下来。
公司的留守总经理邱永丰带着十几名面容憔悴的下属,哭红着双眼赶到机场迎接。
阔别重逢,双方握手的那一刻,都仿佛恍如隔世,因为太多曾经熟悉的面孔已经永远消失在了这场灾难之中。
“凯莉女士,能再次见到您,真是……太不容易了。”邱永丰的声音哽咽着。
“负责核心技术的王工去世了,总裁办的钱秘书也走了,总部包括财务、法务和研发部门,死了五十几号人。”
“我去年也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全靠总裁之前发放的奖金足够多,不惜一切代价才勉强撑到了最后。可我身边好多人……都没能撑下来。”
这番哭诉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谁也没有预料到这场病毒的肆虐竟会如此残酷,几乎将整个人类文明都倒退了数十年。
凯莉轻声安慰了众人几句,略带急切地问道:“‘电力飞行’目前还在运行吗?供应商的情况怎么样?”
邱经理连忙点头道:“运行倒是还在勉强维持,虽然已经没有任何新订单了,但公司账目上的资金还算充足。
核心员工虽然损失不少,但只要肯花钱,还是可以重新招募到人手的。国内经济要重启,很多人要生存,要工作。”
“至于供应商那边……肯定是被病毒重创了,还需要仔细摸个底。但国内上下都意识到经济的重要性,只要有资金投入,应该还是能够逐步恢复的。”
听到这里,凯莉心中悬着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
她原本以为国内的情况会像北美一样糟糕,所以才特意带上了黄金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得知社会系统竟然还在运转,这无疑是不幸中的万幸。
病毒爆发前,美国股市崩盘,大量游资热钱无处可去。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例如“电力飞行”,便有机会获得大笔美元债务融资。
“电力飞行”作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科技新星,一口气完成了两次大规模融资,每次都超过百亿美元。
周青峰利用这些资金疯狂采购,并将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国内,投入到“电力飞行”的账户上。
由于国内的金融管制,这笔巨额美元被兑换成了人民币。
如今,曾经风光无限的美元几乎沦为废纸,而人民币却因国内经济的相对稳定而越发坚挺。
这笔宝贵的资金,竟然还在!
“先给所有不幸离世员工的家属发放一笔抚恤金,再给所有在职员工发放一笔慰问金。”
有了充足的资金在手,凯莉的腰杆子也挺直了几分。
她在北美的避难所里惶惶不安地度过了一年,一度以为余生都将在末世的阴影中度过,精神近乎绝望。
但现在看来,危机之中往往蕴藏着转机。
全球范围内仍在正常运转的大型企业屈指可数,这不正给了“圣光”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吗?
“邱经理,马上联络所有供应商,能收购的就果断收购,不能收购的就注资,务必让他们尽快运转起来。
我们不仅要恢复原有的经营,还要抓住机会,扩大经营范围。”凯莉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国内的远洋船运情况如何?彻底瘫痪了吗?”她紧接着问道。
“石化产业没有恢复?原油供应中断了吗?”
“电池和芯片的生产线都停了吗?现在只有少量库存?”
从机场前往“电力飞行”总部的路上,凯莉接连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她代表‘圣光’返回“东大”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如同插上翅膀般传播开来。她还在车内,就接到了好几个重要的电话。
首先是来自政府部门对凯莉的回归表示热烈欢迎,并承诺将尽全力协助“电力飞行”的重启工作。
紧随其后的是几家大型供应商,他们几乎是喜极而泣,欢呼这位重要客户的回归,预示着产业链即将迎来新的生机。
国内各大媒体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圣光”副总裁凯莉抵达魔都的消息。
这则新闻如同一个强烈的复苏信号,预示着沉寂已久的工业和经济即将再次启动,重新焕发活力。
一同回来的萧金浪则显得有些悄无声息,因为他肩负一个特别使命,要问问国内是否允许‘圣光’涉足军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