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窝囊 (第2/3页)
了地利,他身处树荫之中,只需睁开双眼,便看到一个微小的黑点正朝自己急速逼近。
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反应,少校抬起双臂挡在眼前,紧接着就感到有什么东西撞了上来。
“蜂鸟”的机体重量仅在三十到五十克之间,除了搭载红外和光学摄像头外,机身前端还安装了一颗不到两克重的紫铜火帽。
火帽极为纤薄,外围环绕着三克重的高爆炸药以及一个电子引信。
接收到攻击指令后,“蜂鸟”锁定目标开始俯冲,机腹的微型激光雷达持续进行测距。
机载芯片完成测距后会精确调整机体姿态,确保在碰撞前,机首正对目标要害——通常是头部,胸部,或背心位置。
在撞击的瞬间,电子引信引爆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对紫铜火帽进行塑形,形成一道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
根据测试,这微小的金属射流射程可达十厘米左右,足以轻松击穿三毫米的钢板,能穿透钢盔,在人的脑袋上留下一个致命的小洞。
这东西在四百米范围内,几乎可以视为一种具备自主寻的和锁定能力的微型精确制导子弹,虽然成本稍高,但作战效能却极其惊人。
正如周青峰所说,又不是用不起。
少校下意识抬手的动作救了他一命,爆炸形成的金属射流直接击中了他的手臂。
他当场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翻滚着从行军床上跌落。
与此同时,周围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更有甚者连惨叫都未来得及发出便已毙命。
装甲车上负责警戒的哨兵被一架“蜂鸟”在脑袋上开了个血窟窿,身体猛地一抽搐,便从车顶栽了下去。
一些躲在车体阴影后的士兵,被“蜂鸟”爆炸溅起的碎片炸得满头满脸是血,他们惊恐地捂着伤口,大声呼喊着医疗兵,要求包扎。
还有一些较为机警的士兵,在“蜂鸟”扑向眼前时试图躲避,绕着圈挥舞手臂,企图将这些微型无人机“击落”,但几乎无人成功。
第一波“蜂鸟”的攻击就造成车队过半士兵的伤亡。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第二波无人机继续呼啸而来。
机载芯片没有感情,只按预定程序,要将任务彻底执行。
弗莱明少校顾不上自己受伤的手臂,迅速拔出随身配枪,对着另一架直扑而来的“蜂鸟”连续扣动扳机。
“砰砰砰”的枪声接连响起,却根本未能起到任何阻拦作用——第二架“蜂鸟”狠狠撞击在他的胸口,炽热的金属射流瞬间穿透了他的肺部。
少校只觉胸口一阵滚烫,紧接着呼吸变得异常困难,张口便是一口鲜血喷溅而出。
他踉跄着后退几步,朝着RG-33装甲车的方向跑去,只要能进入车内,凭借车体的装甲防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就在他的手抓住车门把手的那一刻,第三架“蜂鸟”猛烈撞击在他的后背,炸开一个血肉模糊的洞口。
装甲车驾驶室的车门已被拉开一道缝隙,驾驶员正在车内听着音乐,享受空调。
看到自家排长浑身血污地出现在门外,身体软绵绵地向下倒去,车内立刻响起几声惊恐的尖叫。
——
不到一分钟时间,预设的十五个目标全部被‘蜂鸟’击杀。车队四周七零八落的倒着满地尸体,整个猎杀过程显得格外平静。
一架‘蜂鸟’车辆间盘旋,评估猎杀战果。
其摄像头转向领头的一辆RG-33装甲车,可以清楚看到驾驶室内还有个士兵正满脸惊恐的看着自己,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架‘蜂鸟’没管驾驶室内的士兵,转而飞向其他方向,继续寻找其他还幸存的人员。
驾驶室内的士兵意识到自己可能逃过一劫,连忙启动装甲车,打算逃离这个鬼地方——虽然不知道发生了啥,但毫无疑问,车外的同僚全死了。
可就在这名士兵双手握住方向盘,车外传来一声枪响,一发大口径子弹穿透RG-33的防弹玻璃,在车窗留下龟裂小洞的同时,将车内的士兵打成一团血污。
百米外,刚刚还浑身颤抖的汤文逐渐靠深呼吸冷静下来。他瞧了眼旁边使用‘巴雷特’狙击步枪的周青峰,苦笑道:“总裁,很抱歉,我太窝囊了。”
“我第一次跟女朋友上床时,表现的也很差。”周青峰拍拍汤文的肩膀,“有些事,多干几次,自然就不慌不怕了。”
——
此刻,法姆维镇那圈简陋的金属围墙上,几个被汗水浸透衣衫的小镇民兵依旧茫然地挠着头,脸上写满了困惑。
他们只隐约听到了几声沉闷的枪响从远处传来,却并未亲眼目睹任何激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