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参议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五章 参议员 (第3/3页)

  然而,如果不采取行动,米国多年来通过“援助”在非洲建立的影响力将面临崩塌式的下滑。

    毕竟,在贫困和匮乏的环境中,“有奶便是娘”是再现实不过的生存法则。

    报告中还提到,“电力飞行”为了推广“疣猪”,采取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商业模式——租赁服务。

    客户无需购买昂贵的设备,也不需要组建复杂的运维团队,只需按需购买飞行服务即可。

    这种模式虽然极大推高了“电力飞行”的销售成本,却显著降低了客户的使用门槛。

    对于非洲的矿业公司、地方政府甚至国际组织来说,这种“付费即用”的方式无疑是一种福音。

    “这种租赁服务一旦用上,就会成瘾,”报告中写道,“客户会逐渐依赖‘疣猪’的高效和便捷,最终形成难以摆脱的依赖性。”

    ——

    有些人的统战价值,是因为他能搅局;有些人则随着手中筹码的增加而水涨船高。

    周青峰么,他当初收购“电力飞行”时,从未想过要用这家公司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然而,当“疣猪”横空出世后,这家公司及其掌控者便成了无法忽视的存在。

    因为他现在既能搅局,手里筹码也多。

    与大多数企业家不同,周青峰的经营理念显得格外另类——他从不考虑如何赚钱,反而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把钱花出去。

    在外人眼里,这近乎“疯狂”的策略应该是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倒也无可厚非。

    但这招让“电力飞行”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

    而这种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升了周青峰的地位,甚至让人逐渐忽略了他“可能”存在的一些违法行为和深层危害。

    哈里森参议员仔细翻阅了关于“电力飞行”的报告后,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了游说公司的安排,准备与这家公司的人进行一次私下接触。

    毕竟,有些话无法在公开场合说出口。

    马可世在国会听证会上的强硬表态,虽然表面上显得毫不妥协,但背地里或许另有隐情。

    哈里森参议员认为,有必要听听对方的“实话”,至于对方可能的利益输送么,这都在其次。

    因为报告中还提到,米国金融界的资本对“电力飞行”早已蠢蠢欲动。

    一些胆大妄为的投资者甚至已经通过迂回的方式,为这家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

    更令人不安的是,“电力飞行”在“东大”的工厂规划已经从最初预期的年产一万架,悄无声息地提升到了两万架。

    而且,这座工厂预计将在短短十个月内建成投产。

    “这叫人怎么受得了哟?”哈里森参议员喃喃自语,“万一哪天‘东大’的低空飞行器产能像它的汽车产能一样,那可怎么办?

    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一年三百万架的产量,也足以让全世界头皮发麻。”

    只要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成千上万的“疣猪”在空中穿梭,像蜂群一样覆盖整个天空——哈里森参议员就感到坐立不安。

    他深知,这原本只在科幻作品中存在的技术一旦大规模普及,将彻底改变世界的格局。

    “这玩意就跟钢铁业一样,”他苦笑着对助手说道,“全世界绑在一起,都不是‘东大’的对手。我们拿它没办法呀。”

    在接触之前,参议员还有个难题,他发现自己手中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打的牌。

    米国的技术优势在“疣猪”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市场规则也被“电力飞行”的租赁模式彻底颠覆。

    “得想想别的办法,”他暗想:“或许可以从国际规则入手,也可以是环保,以及劳动权益方面。

    必要时联合其他国家对‘电力飞行’施加压力。总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

    相比倍感棘手的国会参议员,周青峰对彼此的接触压根没想那么多。他就是想找条路子,干死迪亚斯。

    同在华盛顿特区,迪亚斯看到了媒体关于马可世和‘电力飞行’的大量报道,已经预感到对手不按正常套路出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