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02 制霸日本不如搞金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402 制霸日本不如搞金融 (第2/3页)

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最后一致认为:汉人知道个鸡儿啊,我们直接把名字改了不就行了。

    于是两名番僧灵活操作一番,修改了敕书,由阿旺扎失扎巴坚继任。

    阿旺扎失扎巴坚高高兴兴的拿着敕书,以及继承的勘合印章,让人给朝廷进贡谢恩。

    结果却被四川的守臣看出了问题。

    于是四川方面立刻将这些人逮捕,并且建议天子:他妈的,这帮人假冒圣旨,杀了吧!

    但是天子可不傻啊。

    仪式感什么的,只是PUA的形式,真急眼了可就不好玩了。

    于是朱厚照的老爹建议:算了算了。

    最终,免其死罪,发配陕西平凉卫充军。

    “其时王卒,其子请袭,命番僧二人为正副使往封。此至,新王亦死,其子阿往扎失扎巴坚参请封。二人不得已授之,遂具谢恩仪物,并献其父所领勘合印章为左验,至四川,守臣勤其擅封,逮治论斩,减死戍边,副使以下悉有。”

    ——《明实录孝宗实录》

    可以说,统治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动用智慧去小心呵护的。

    也没必要用一个武断的标准,来判断其政治形态。

    整体来看,从永乐到洪熙,到宣德,到正统,到景泰,到成化,到弘治,到正德,各位大明天子对川藏番人的态度就是……

    花点小钱,先让他们听话,相信后人的智慧。

    正德皇帝也勤勤恳恳,用着自己不多的私房钱,笼络着这些坐镇边疆的宗教势力。

    为了彻底和那些崇信宗教的番人打成一片,深化大明的统治,他甚至得到了一个宗教身份。

    大庆法王!

    要是岁月长久,朱厚照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执政,焉知这“大庆法王”的尊号,不会成为藏人心中的“天可汗”呢?

    然后,问题来了啊!

    ——正德没有后啊!!

    这大明,我哭死。

    后来上台的玄都境万寿帝君,虽然有些小聪明,但这个藩王出身的家伙,对如何统治一个国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随着玄都境万寿帝君的无差别灭佛,以及向大明称臣的七王在雪区的斗争中失势,这套统治体系直接失灵了。

    等到后期,《徐霞客游记》中还有这样的记载。

    “吐蕃国有法王、人王。人王主兵革,初有四,今并一。法王主佛教,亦有二。人王以土地养法王,而不知有中国;法王代人王化人民,而遵奉朝廷。”

    “其教,大法王与二法王更相为师弟。大法王将没,即先语二法王以托生之地。二法王如其言往求之,必得所生,即抱奉归养为大法王,而传之道。”

    那么在大臣们眼中,如此吃亏的川藏朝贡贸易,在他们反对声浪中所占的比重为多少呢?

    也是1%,因为这踏马又不是花的我的钱。

    嘻嘻。

    第三点,也就是权重占比达到98%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贸易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被狗日的皇帝拿来发工资了啊!

    那他妈是我的钱啊!

    不嘻嘻啊!

    裴元作为一个有着后世视角的人,当然能更开放的看待这个问题。

    明朝在通过朝贡获利的同时,历代皇帝也在不屈不挠的想要造船走出去,那种对朝贡的限制与其说是想减少损失,不如说是为了保护那些本可以垄断的市场。

    可惜,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说起来,这次日本使团的争贡,也深刻的揭示了日本内部的矛盾。

    争贡事件,大明国内记录了一次,就是有名的嘉靖二年的宁波争贡。

    但是结合日本国内的记载,其实争贡发生了两次。

    一次是在日本国内争贡,就是这次正德七年的入明争贡。

    一次是在宁波争贡,把日本国内的矛盾摆到了大明的明面上,就是嘉靖二年那次。

    按照大明天子对日本十年一贡的命令,这两次争贡事件,其实跨度达到了三十年。

    明朝的记载不甚详细,自然也就很难发现这里面的巨大机遇,也没有意识到大明帝国和日本微不足道的两次贸易,会引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