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6章 碉堡围剿战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6章 碉堡围剿战术 (第2/3页)

    九江府方向传来战报,关东军的大岛雄武军团,终于开始发动了进攻。

    大岛雄武率军从南昌府出发,连续攻陷了周边的区域,直接北上,驻守在九江府。

    与此同时,

    关东军的最高统帅大山岩从鄂州府离开,坐镇武昌府,亲自指挥汉中地区与赣南地区的这场总攻。

    大山岩到了武昌府之后,立即下令,以消极避战,临阵逃脱的罪名,将坂田川等关东军指挥官,就地枪决。

    并号令关东军各作战单位,凡在战争中临阵脱逃,畏死撤退的指挥官,督战队可当场击毙,不用请示!

    坂田川在东北驻军的时候,曾经是大山岩的忠实部下。

    他参加旅顺登陆战,也参加过辽东大屠杀。

    虽然这家伙是投机分子,但是只要打顺风局,他比谁都狠,比谁都猛,所以立下赫赫战功。

    这一次,

    大山岩将坂田川斩首,是因为在鄂州城的防御战中,坂田川的临阵逃过带给关东军很不好的影响。

    尽管根据关东军的战场条例,并没有对待投机分子的处罚。

    但是。

    这一次坂田川实在做的太过分了,竟然在如此重要的战斗中,表现的如此怕死。

    当然,

    大山岩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洪朝歌和宁王李牧,蜀王李闯的联军。

    尽管这些府兵和藩王麾下的军队,在战场上不敢临阵逃跑。

    但是,

    当战局不利,所有士兵都不敢往前冲锋,这是人的本能。

    事实上,

    大山岩对战场上士兵的表现,了解的非常清楚。

    不过这一次带头撤退的人,竟然是坂田川,他怎么可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在关东军的精锐部队中?

    这一次直接就地枪决坂田川,目的就是震慑全军。

    接下来的时间,关东军对大乾汉中地区的总攻,全面打响。

    许小刀率领麾下的军队,离开黄石府,前往九江府与阿蛮的大军汇合。

    陈杰调集了十万大军,由阿蛮领衔。

    同时,

    大乾兵部新军,调集了五万大军,加上许小刀麾下的两万大军。

    一时之间,

    阿蛮麾下的大军达到了十七万兵力。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考验西门堂和大乾新军最艰难的时刻来临。

    关东军以武昌府为据点,开始往九江府方向,双线夹击。

    许小刀与阿蛮汇合后,率领六万大军,赶往阳新县一带,等待合适的时机。

    原本他以为能像之前一样,继续采用大范围的转移,穿插,迂回调动来撕开关东军的防线。

    然后各个击破,伏击,寻找歼灭关东军的时机。

    但是,

    当关东军开始重新发起进攻之后,许小刀很快发现了异常。

    关东军的战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阳新的外围阵线上,建筑了一个又一个碉堡。

    这些碉堡以阳新县为据点,错落有致的往外围推进。

    看上去,

    这些碉堡的建造非常简单,采用半圆球形结构。

    每一座碉堡大概可以容纳五十人左右,外部是用厚厚的沙土,中间是青砖,内部还加装了一层钢板。

    其中碉堡的一半是在地面以下,只有作战部在地面以上。

    同时,

    碉堡的外围是一圈沙袋,防止重机枪和炮弹的袭击。

    最外围十米的距离,更是有马扎,防止大规模的冲锋。

    每一座碉堡之间,都有一条小路,呈现‘Z’字型进出。

    碉堡的最顶端是一个四面的炮塔,中部是开孔的重机枪口。

    这样一个碉堡,建造起来非常快。

    只要人力足够,平均三天就能建造一批,围在军营的外围。

    每一座碉堡间隔的距离,大概是五百米左右。

    并且。

    在小碉堡间隔五里的距离,建造一座大的塔楼,可以容纳超过五百人。

    这些塔楼和碉堡之间,形成坚固的防御阵线。

    在远处用望远镜,可以看到碉堡就像是坟地一样,密密麻麻,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

    一旦遇到袭击的话,碉堡之间能够形成火力配合。

    险要的位置,碉堡的数量明显增多,形成交叉火力配置,驻军更是翻倍。

    军用补给的物资,都转移到了碉堡中。

    在碉堡的外围,有着不少燃烧浓烟的窑洞。

    浓浓的黑烟,可以阻挡敌军的视线,让火炮无法在远距离瞄准。

    百姓都被驱赶到碉堡的区域,负责修建。

    大山岩下达关东军最高军令,所有负责守卫碉堡的东洋士兵,都必须要与碉堡共存亡。

    碉堡在,人在!

    碉堡塌,人亡!

    凡是面对西门堂的强攻,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