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东征倭国 (第2/3页)
下来,一边确实督察海军战舰的建造、水师的训练,一边等待着德川樱子的生产。
他时常会与德川樱子聊起倭国的风土人情,德川家的旧事,看似闲谈,实则是在不断评估和谋划着未来。
又过了十余日,在一个海风略显潮湿的夜晚,德川樱子发作了。
或许是体质原因,或许是心绪不宁,她的生产过程比赵氏姐妹要艰难得多,持续了将近一天一夜,凄厉的痛呼声时而从产房中传出。
苏渊一直守在外面,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拳头和偶尔踱步的动作,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这个孩子,不容有失!
终于,在次日黄昏,一声虽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婴儿啼哭声从产房中传出。
产婆抱着襁褓,满脸喜色地出来报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是一位小皇子!母子平安!”
苏渊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他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小小的、皱巴巴的婴儿。
孩子似乎感应到什么,停止了哭泣,微微睁开一条眼缝,懵懂地看着这个世界,以及他身份尊贵的父亲。
看着这个流淌着自己和德川家血脉的儿子,苏渊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光芒。
“好,很好。”他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他的名字,就叫“苏和”。”
“和”之一字,寓意丰富。
既有“和平”、“和睦”之意,希望未来倭国能与华夏和平共处;
亦有“和衷共济”之期,期望他能调和两国;更深层的,或许还有“大和”民族的暗示,点明他未来的归属。
德川樱子虚弱地躺在床上,听到这个名字,眼神微微一动,明白了苏渊的深意。
她轻轻闭上眼,不知是疲惫,还是心中感慨。
苏渊抱着苏和,对德川樱子道:“你好生休养。朕会留下最好的太医和嬷嬷照料你们母子。”
他顿了顿,补充道,“待你身体恢复,东征之事,便该提上日程了。苏和,将是朕送给倭国未来最好的‘礼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