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投标 (第2/3页)
科说话,林海东也随后走进他的办公室。
沈菁没有寒暄,对她们三人说道:“我刚刚接到H企业的通知,投标日期有变,改在明天上午八点半。我们C公司是排在第一位的讲标厂商,F公司排第二,Q公司排第三。每个厂家的讲标时间限定1个小时。”
“沈总,投标日期不是定在元旦后的第一个周四吗?现在离元旦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H企业为什么临时改变投标日期?发生了什么事?”林海东问道。
“客户只是说他们刚刚接到上级通知,没有说其它的。我现在也不清楚缘由,我会马上去打听。”沈菁说道。
“这太突然了。幸亏秦总有先见之明,提前做了充分准备,不然,我们可就措手不及了。”李童插话道。
“秦总那天跟我说了他的担忧,我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秦总是对的。”林海东说道。
“秦总,你怎么看待这个突然发生的变故?”沈菁问秦科。
“沈总,我只能猜测,但不能确定。这样吧,我先写个纸条,让李童保管。等你打听完消息之后,我们再来对质。”秦科笑道。他在一张A4纸上写了几个字,折叠起来,交给李童。李童小心翼翼地把字条放进牛仔裤兜里,心里不免好奇,真想马上打开看看。
“好。你们几个现在马上商议明天出席投标会议的人员和分工。”沈菁说完,走出秦科的办公室。
“沈总一定要出席明天上午的技术投标会议。李童和严小冬、梁楠、赵思远也一起去。我现在就把她们叫来。”秦科说道。
“秦总,我觉得你一个人就能把客户搞定。”李童说道。
“不,有你们在现场,我会更有底气。”秦科说道。
“我和徐向宁也出席技术投标会议。你们也要一起出席商务投标会议。”林海东说道。
半个小时后,严小冬、徐向宁、梁楠、赵思远也来到秦科的办公室。
秦科立即对明天的工作进行分工。他安排严小冬为主,李童为辅,负责做投标会议的会议记录。他要求她俩要事无巨细地做记录,做到人和信息一一对应。其他人负责仔细聆听客户的提问和意见,对重点信息也要做记录。约定明天早晨7点在公司集合,然后,让几个人回家,好好休息。
过了一会儿,沈菁满面春风地返回秦科办公室。秦科一见她的神态,基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李童急忙问道:“沈总,你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沈菁不说话,也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笑着递给李童。
李童接过来一看,只见纸上面画着一个被捆住了双手的蒙面人;再有一个带墨镜的人被包装得严严实实,但漏出一只脚;还有一个被打了叉的F字母。
李童立即又从兜里掏出秦科给她的那张折叠纸,伸展开来,只见上面写了一个被套了圈的“Thief(小偷)”英文单词,还有一个被灯照射着的“Wirepuller(背后操纵者)”英文单词;再一个被涂抹过的“F”英文字母。
李童比对着两张白纸,马上“咯咯咯”笑了起来。
林海东见她们像打哑谜一样,也好奇起来。他走过来看这两张纸,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太厉害了。沈总和秦总,不谋而合。”
沈菁笑道:“聪明人就是聪明人。聪明会体现在方方面面。”
李童问道:“秦总,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原因呢?”
“我只是猜测而已。沈总能马上去求证,还是沈总厉害。沈总的人物画形象、逼真,画画功底不一般,一定是练过童子功。”秦科打趣道。
林海东笑道:“沈总,秦总,你们俩互相捧,让我这样的粗人,情何以堪?”
沈菁笑道:“明天一定会有好戏看。我们虽然稳操胜券,但也不要太得意。该怎么做,还要怎么做。把我们的绝对实力展现出来,让他们心服口服。”
林海东一高兴,立刻蹦出一句京腔:“沈总,有我和秦总在,䞍好吧您就!”
(三)
第二天上午,沈菁和秦科带领C公司一行人,提前10分钟进入H企业的招标会议室。
甲乙双方人员互相握手后,秦科代表C公司,开始讲解他阅览过无数遍的技术投标方案。有之前在公司的讲标预演,面对H企业一行参加招标会的十几个技术和管理人员,他更是从容不迫。
他微笑着;他语速平稳、流畅、清晰;他是热情的;他是自信的;他是专业的;他是全面的;他又是细致入微的;他更是经验丰富的。
跟在公司预演讲标的套路有所不同,他没有过多引用那些高深复杂的技术理论知识,而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解读这份技术方案。他好像明白客户想要什么,想知道什么。他告诉客户C公司的技术方案能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能提供怎样的业务;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工作改变;能怎样提高客户的工作效率。
针对设备的性能,他实事求是,比较同行的同类产品,但不贬低同行,只是指出C公司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并辅以详细的数据说明;针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他如数家珍,列举几个比H企业规模还大的网络,说出按月统计的运行数据;针对设备的寿命,他列举从实际客户那里得到的核心网络产品的使用报告和维修记录;针对工程施工,他说出合理并有指导性的建议;针对售后服务,他说出C公司完整的技术支援流程;针对网络规模的可拓展性和未来可能预期的发展,他不回避,把C公司未来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