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北疆都护府 (第2/3页)
,北疆入主中原,会被称为后唐?
亦或者是西唐!
依旧会被唐朝的阴影所笼罩,这不是李骁想要的。
(若是承袭大唐,那李骁就不是太祖了。)
所以,李骁没有轻易决定。
“当务之急,除了迁都就是将北疆都护府的架子给搭建起来。”
李骁坐回了椅子上,端起桌上微凉的茶水,轻抿一口。
看向两人说道:“你们两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也就是北疆没有科举,否则你们二人至少也都是一甲之才。”
“大都督过誉了,我等汗颜。”顾自忠两人连忙苦笑摇头。
进士倒是可以肖想一二,但一甲可不是常人能考上的。
“大都督是想仿照北庭都护府的架构,建造新的都护府?”张兴华问道。
李骁轻轻点头:“没错。”
“咱们现在已经不是草台班子了,一切都应该变得正规起来。”
“都护府,也要有都护府的样子,各级官吏、将领的任命安置,也要有个章程。”
“由谁负责哪一摊的事情,也要形成一个定制。”
李骁麾下的读书人不算太多。
受重用的,除了他们二人,也就是韩玖远和陈冲了。
这四人算是李骁麾下文官的代表。
至于那些武将们,让他们打打杀杀还可以,耍笔杆子实在是为难他们了。
对于北庭都护府时期的历史,也就是这四个人知道的比较清楚些。
甚至就连李骁,也只是知道个大概罢了。
“长安二年,武后将原本的安西都护府一分为二,于天山以北建立北庭都护府。”
“统治范围与我们北疆大概相当,其下辖多个都督府和州,如昆陵都督府、大漠都督府、阴山都督府、金附州都督府等,管理着当地的突厥、回鹘等各个民族。”
顾自忠沉声说道。
然后,又是一脸佩服的模样看向李骁:“北疆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都是众多民族聚集,纷争不断。”
“即便是强如当年的西突厥汗国,对各大部落也只能实行羁糜治理。”
“千百年来,恐怕也只有大都督一人,能将这些部族全部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声音。”
“仅凭此功,大都督足可名留西域青史,堪称旷古绝今。”
在讲解北庭都护府历史的时候,顾自忠话不忘拍李骁马屁,当官的学问算是被他研究明白了。
李骁也没有打击他的热情,淡笑摇头,默然接受。
这也是事实。
北疆的这些部落民族,全部都被李骁武力折服,统统臣服于金州的日月战旗之下。
没有其他的捷径,就是一个字,打。
异族都是畏威不畏德。
将他们打怕了,让他们感受到亡族灭种的危机,他们自然变得比羊羔还要乖巧。
“北疆之地,民风彪悍,只有解决了内斗,才能向外扩张。”
“所以,北疆都护府的建立,势在必行。”李骁沉声说道。
主要是因为随着地盘的扩大,李骁越发的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了。
目前的北疆共有六州之地,分别是金州、大漠、东都、北海、西海和七河。
同时,伊犁也暂归东都管辖,那可是一个好地方。
李骁准备将伊犁的葛逻禄人清理干净之后,从金州和西夏移民,填充伊犁、七河之地。
将伊犁分离出来,独自设州。
如此一来,北疆便将拥有七大州,幅员辽阔。
仅凭李骁一个人,很难兼顾所有事情。
所以,必须要建立完整的都护府体系,来帮助他管理北疆。
“大都督英明。”张兴华也是恭维一声笑道。
随后,接着顾自忠的话讲述道:“在都护府内部,最高之人称为都护,其次便是副都护两人。”
“府内还设有长史、司马、六曹参军事等属官,协助都护处理日常事务。”
……
一个时辰后,顾自忠两人离开了书房,李骁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毛笔,面前放着一张空白纸张。
脑海中则是在思索着都护府的建立事宜,尤其是官吏的任命更是重中之重。
经过两人的讲解,李骁对北庭都护府的结构有了基本的了解。
以李骁后世的企业管理眼光来看,这个结构比较粗糙,漏洞太多,并不完美。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实践证明过的最好架构了。
太过精细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官员的冗沉。
简单粗暴的管理往往才更加有效。
所以,李骁决定先仿照北庭都护府的架构,简单的改变后,组建北疆都护府。
至于更精细的管理架构,等到日后真正需要的时候再行设立。
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官吏的任命。
副都护?根本不用考虑。
有李骁一个都护就够了。
北疆都护府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所以,他在纸上写得第一个职位就是长史。
这个位置算是文官之首,相当于一国宰相。
可想起老朱和李善长、胡惟庸的事情,李骁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先让它空着吧!”
所谓的朝堂斗争,归根结底就是君权与相权的争斗,两者的关系是此消彼长,很难共生。
反正李骁也没有想过要当一个吃喝玩乐的昏庸之主,勤奋一点也是应该。
“日后倒是可以设立军机处来处理公务。”李骁轻声说道,随后便在长史两个字上轻轻划了一道。
紧接着就写了‘司马’两字。
主要协助都护处理军务,包括军队的训练、调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
只要不给他染指兵权的机会,就可以设立。
“九猛安合倒是适合这个位置。”李骁喃喃说道。
九猛安合的资历比李骁还要深,在北疆有着很高的威望。
这样一个人,将他放在外面继续领兵,李骁也有些稍稍不放心。
毕竟萧思摩时期,各州都督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造成州部割据,李骁的崛起就是明例。
所以,都督这一职位必须裁撤掉,然后对北疆七州实行简单的军政分离,防止一人独揽大权。
如此一来,让九猛安合再留在七河就不太合适了。
于是,李骁决定将都护府司马的位置交给他。
这个位置地位高,职权重,负责帮助李骁处理军务,制定作战计划。
是明面上的北疆军方第二人。
但是,司马的任何命令都要经过李骁确定之后,才能传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