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3章 陛下之豁达,不亚于高祖也!刘备:朕大限之前,必解决太子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73章 陛下之豁达,不亚于高祖也!刘备:朕大限之前,必解决太子问题! (第2/3页)

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还需要再多些历练,需要陛下悉心的教导,将来总归有变好的那一天吧。”

    诸葛亮虽知刘备对自己的信任,却仍旧没敢直言不讳。

    毕竟,刘禅是刘备的亲儿子,血浓于水。父子之间的情感,是任何外人都无法比拟的。

    若自己亲口说刘禅不行,不适合做太子,总归是不太妥当。

    不过,诸葛亮的态度却已摆明:

    刘禅确实不适合做太子。

    为啥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从气量上来说,刘禅缺乏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格局,更是远远不如刘备,难以站在国家的高度去谋画,他只关注自己眼前的利益。

    这样一个要德无德,要贤无贤之人,怎么配做我大汉太子呢?

    当然,诸葛亮虽委婉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却还在后半句话中,劝说刘备要给刘禅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刘备却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如果朕身子不是这么差,朕自然会为阿斗挑选名师,好好教导于他,朕也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继承朕的遗志。”

    “只是朕身体每况愈下,恐怕大限不远,不过就是这一两年之间了,朕已没有那么多时间,等着太子改过自新,重新证明他自己。”

    “朕必须要在未去之前,将身后事安排妥当,不为我大汉朝留下隐患,朕不能眼睁睁看着朕与卿等辛苦兴复的大汉,因为选错了太子而毁于一旦,让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热。”

    诸葛亮心头又是一震,一股莫可名状的伤感如潮水般袭上心头。

    刘备言下之意,乃是要在自己驾崩之前,彻底为大汉选定一位合格的太子。

    刘禅若是不行,那就换人。

    总之不能为大汉朝留下后患。

    “陛下春秋正盛,为何要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来,臣,臣…”

    诸葛亮哽咽难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潸然泪下。

    遥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纵论天下大势,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如今,经过多年奋战,大业已成,汉室已兴,天下即将归于一统。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