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老树总能结新花 (第3/3页)
个小孩子成新伙伴。
就是没人打篮球。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让卫东有点尴尬的挠头,把秦羽烨和虞晓秋都笑得百媚丛生。
都亿万家产了,还这么带着少年气的打球开拓业务,的确比老谋深算的灰飞烟灭更吸引年轻姑娘的喜欢。
虞晓秋都说起让卫东在平京高校到处打球的场面,秦羽烨说我在汽车厂夜市也没少见。
但她更晓得照顾男人面子,忍住笑说问人打听了下似乎国立大学校风更高贵,不热衷打篮球,要不去别的院校看看。
她在酒店租了辆车自驾,倒也挺方便。
结果到隔壁理工学院,更没人打球,连藤球都有几块场地,篮球场就一块。
现在不浪费时间了,没人就撤。
终于在几公里外一座学院找到两块场地有人打球的时候,秦羽烨已经捂着嘴差点憋疯了。
就谁都觉得搞电脑生意,要靠打篮球来开拓,这已经很搞笑。
还艰难的连打篮球的人都这么难找。
让卫东又叮嘱你们俩就别跟着来,简直就是影响我发挥。
所以他下车关上门的时候,车厢里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全体狂笑。
当然新坡加的优势就在于说国语也能交流。
让卫东跟这几个明显也只是随便玩玩的球友交流之下,才知道作为英式殖民地,这边就不咋喜欢打篮球,HK可能还是收了近几十年接收大量内地来人,多少有点篮球爱好。
英式殖民地主打就是足球、网球、羽毛球。
让卫东只能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就当足够的体能消耗,免得早早回去被笑。
然后边打自然就边问:“新坡加的电脑普及得怎么样,我是来做电脑生意的,想看看这边高校有没有值得投资的伙伴。”
其实从逻辑上来讲,让卫东这个打篮球开展电脑业务,才是最靠谱的。
他只到大学篮球场,就保证了文化水平的筛选。
现在电脑也只是个新生事物,真顺着传统的生意模式去找销售,往往找到的很可能是陈文亮那种啥也不懂的老派商人。
懂电脑的年轻商人根本还没上位成气候。
反而只有来大学高校才容易找到有相同话题的人,尤其是打篮球的男生。
这年头只要接触过电脑的大学男生,就没有不迷这个的。
尤其是周志伟提到过的那个IBM在新坡加推动的“校园电脑计划”,已经让最近几年的新坡加大学生都摸过电脑。
再迭加前年开始的“高才教育计划”,就是从小学三年级后,每年每级都有百分之一的优等生选拔,给予各种补贴奖励,后世俗称的“精英教育”模式,给新坡加打下优等教育形象的根基就从这里开始。
造成这会儿的新坡加属于“大学扩招”的高速发展阶段,生源很强。
果然吸引到有人注意交流。
从下午五点过就开始奔波打篮球,这特么快十点钟才搭上话,让卫东简直长出口气。
多聊得几句就娴熟的邀请找几个更热衷电脑的朋友出来吃夜宵,我买单更有机会获得苹果电脑免费试用等等。
迅速招揽到几十个大学生,呼朋唤友的挤到校门外街道吃路边摊。
秦羽烨她们在车里都看呆了,这你还真能吸纳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