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12章 帅疯了的动作思路 (第1/3页)
身为男二号,方星河在《英雄》里只有两场大戏。
第一场是战争大戏。
故事背景是韩国灭亡后,韩安(韩废王)被秦王囚禁于陈县,其子韩誉在旧都新郑发动叛乱,欲救其父。
秦王政闻其勇武,亲临新郑,与韩国前太子誉,于战场上兵戎相见。
第二场是武打大戏。
韩太子誉兵败逃离,隐居于赵国,无名在飞雪和赵后的陪伴下找上门,欲取其头颅取信秦王。
韩太子想要称量无名的武功,与其对打,成为全片武打高潮。
……
戏很简单,但方星河的任务可不简单。
作为武术导演,他必须将这两场大戏设计出花来,成为视觉奇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战争戏,主要有几大场景。
第一,秦弩方阵。
原版《英雄》里铺天盖地的箭雨,将会平移至此处,一出场就打残了韩国叛军的步卒兵团。
第二,骑兵冲阵。
韩太子率领百骑,从侧翼绕过秦兵前阵,直扑中军,向大军发起决死冲击。
第三,单骑闯关。
韩太子白马银枪,单人杀穿半个中军,凸显其勇武。
第四,引弓射王。
韩太子陷入乱军之中,实在难以突进,于是在百五十步之外,跃至马背,引弓射向王驾。
在这里,方星河设计了两箭。
第一箭端坐于马背,以低射高,被“陛楯郎”组成的盾墙轻易挡下。
第二箭,翻身立于马背上,左脚踩着马鞍下部,右脚踩着马鞍上沿,同时骏马在嘶鸣中人立而起,韩太子踩马引弓,一箭射穿护卫盾墙!
此箭并非击穿百十护盾本身,而是找到了防御疏漏,箭矢将在特写中直射秦王面门。
当然,未中。
方星河设计的未中原因是蒙毅,史记“出则参乘,入则御前”,贴身保护秦始皇,武力高绝。
事发突然,蒙毅以身护至秦始皇身前,抬手挡箭。
箭矢穿透臂甲、手臂、肩铠、肩头,最终,尾羽卡在蒙毅身上,箭尖悬于秦王眼前。
这让秦王极其震撼,叹曰:韩太子竟然如此神勇?
韩太子确实勇。
刺驾未果,仍然能够单骑杀出中军,扬长而去,自此成为心腹大患。
此事,亦是秦始皇添加防护的导火索。
丞相李斯以和氏璧刻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上,炼出五龙交纽天子玉玺,既符合历史,又给最终结局做了一个铺垫。
但对天子玉玺只有特写,未有说明。
镜头里,玉玺散发出濛濛清辉,最终被一只大手覆上。
……
关于这幕大戏,还有一个小故事。
早前,方星河尚未跟港台决裂时,卫萍和谋子想让金成吾来扮演蒙毅。
拍大片嘛,堆明星是惯用操作。
很多外行人都以为剧本是一个很严谨的东西,定好了就不能轻易改变。
大错特错,剧本恰恰是一个项目里最不严谨的东西。
如果真请金成吾加盟,那就得给人家高光,蒙毅的戏份将一跃成为第三,并且在片尾时真有可能跟无名打一场。
剧本?临时改呗。
不过,当方星河打进NBA,并与港台决裂,这想法就不成了。
你方哥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偶像,且不提他有没有投资《英雄》,单从角色份量的角度出发,就得让他成为绝对的武力戏眼。
什么叫做武力戏眼?
之前的所有打戏都不如这一场精彩,这一场打完之后,故事临近结尾,再没有新的打戏。
哪怕无名这个主角,也要被韩太子压一头。
无名唯一一败,就是败给太子誉。
从李莲杰的个人角度出发,功夫皇帝半场都不想败,还想多打几场,最好从头到尾一路打过去,所有人都给自己做配。
原版《英雄》就是这样的结构,很平,没啥起伏高潮。
可惜,他按不住方星河。
好莱坞动作巨星的身份并不比NBA请假巨星的身份高贵,讲到在美国文体界的地位,显然是咱方哥更高。
因此,新版的两段高潮都出现在方星河身上。
比如这段战争戏,压根就没功夫皇帝什么事。
方星河将其设计在了故事中期。
赵后声音清冷:“秦国叛将樊烈的头颅并不足以让秦王信任你。”
无名:“谁的头颅能让我见到秦王?”
“天下惟有一人,韩太子誉。”
赵后细讲韩太子的故事,画面转场,衔接韩太子刺王之战。
……
这场战争戏,拍得极其辛苦。
大场面调度太折腾人了,大场面动作也太考验人了。
韩太子从始至终都在马上战斗,为了实现最好的动作效果,必须一次又一次的磨。
刚开拍时,谋子慌得一批。
“小方,你骑马的水平怎么样?可千万注意安全啊!”
“放心吧,哥们练过。”
主创们以为他在美国抽空练过,其实,你方哥是在梦里练过。
一亿多星光砸下去,马术瞬间来到89点,然后他仗着协调和柔韧,天天在马背上尝试高难度动作,没几天就干到92点。
他的马也不简单。
导演组考察了世界上所有的马种,从大宛马到阿拉伯马再到夏尔马,只为找出最配方星河的特殊坐骑,单单是录像就拍了200来段。
像《英雄》这种大项目,折腾是必然的。
最终,方星河选中了一匹来自英国某贵族的克莱兹代尔马,名字叫做坦摩尔。
单单只为租借它,便花了50万欧,那边甚至派来了养马师和医官,空运过来八人团队。
就这,都是因为方星河面子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