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8章 加税!加税!制裁!制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48章 加税!加税!制裁!制裁! (第3/3页)



    刘备欣然饮尽杯中酒,目光望向殿外渐亮的天色,慨然道:

    “好!好一个温水煮蛙……子玉,此事便由你全权操办!”

    李翊深深一拜: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待聊完刘备的心事后,李翊又开始聊自己的心事。

    他取出今日刘备给他买的锦缎,说道:

    “如今京畿之地,售卖蜀锦,我们不可不引起重视。”

    刘备收敛笑意,目光渐沉。

    “司马懿此人,朕素知其能。”

    “当年在河内时,他便精于治政。”

    “如今竟被曹操派去专管蜀锦,可见其志不小。”

    “正是。”

    李翊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

    “蜀锦本为益州特产,其质地远胜他州。”

    “如今被司马懿以‘官营’之法统制,不仅产量大增,更以低价倾销各地。”

    “今日洛阳街市所见,蜀锦已占七成,而幽州毳货不过二三。”

    “长此以往,幽州商路必受重创。”

    李翊担心的并不是蜀锦有多么畅销,让魏国变得多么多么强大。

    那倒不至于。

    魏国说到底只是一州。

    就算换成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来,即便使出浑身解数,那也不可能发育得赢一统中原的大汉呐。

    李翊真正担心的是,这玩意儿会抢占幽州毳货的市场。

    要知道,李翊之所以能够让幽州实现自给自足。

    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当地的毛皮生意。

    但毛皮相较于锦缎是上不得多少台面的。

    为此,李翊只能选择营销。

    通过自己的名人效应来带动品牌效应。

    不仅自己带头穿,还让幽州大小官员穿。

    有了这些措施,才使得幽毳有那么点像“高端货”了。

    但这高端货毕竟是营销出来的。

    论成本、论工艺都是远比不上蜀锦的。

    所以蜀锦要是真的倾销进来,很容易让北方的达官贵人改穿蜀锦,而放弃幽毳。

    这对于幽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李翊是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搭建的贸易体系,被一匹蜀锦摧毁。

    所以在街市上一见着蜀锦,便立马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刘备沉吟片刻,忽而笑道:

    “子玉,朕记得你在幽州时,可是带头穿毳衣,甚至下令官员皆以毳货为礼服。”

    “这才让幽州毛皮行销天下。”

    “怎么,如今怕卖不过司马懿了?”

    李翊自嘲一笑:

    “陛下说笑了,幽毳虽暖,但终究是毛皮之物。”

    “论华美精致,自然不及蜀锦。”

    “那些世家贵胄,哪个不是追慕浮华?”

    “若让他们习惯了蜀锦的轻软绚丽,谁还愿意裹着厚重的毳衣?”

    刘备挑眉,“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李翊眼中闪过一丝锐色,正色道:

    “臣以为商路讲究一个利益。”

    “如果只是单纯禁售,在利润的驱使下,照样会有人走私。”

    “何况贸易禁运,本就是双刃剑,我国商人亦受其害。”

    “所以与其全面禁售,倒不如放开。”

    “只是须严格纳入朝廷管控,并加以限制。”

    “哦?”

    刘备眉梢一扬,“朕愿闻其详。”

    “第一,先禁蜀锦入京。”

    李翊沉声道:“

    “陛下可下诏,以‘敌国之货,不可轻入’为由,限制蜀锦在洛阳、长安等京畿之地的流通。”

    “至少也要让其价高难求。”

    刘备眉头皱起,沉吟道:

    “此举恐难以服众。”

    “商贾逐利,若强行禁止,反倒容易引发黑市,得不偿失。”

    李翊早有准备,继续道:

    “请循其本,我等限制蜀锦,非是惧其富强曹魏。”

    “而是恐其妨碍幽毳销路。”

    “今请抬幽毳之名。”

    “既然蜀锦以‘奢’取胜,那幽毳便以‘贵’立身。”

    “陛下可下诏,定幽州上等雪貂毳为‘御贡’,非功臣不得赐。”

    “再令朝中重臣、将领皆着毳服觐见,使其成为‘功勋之衣’,而非寻常富户可僭越。”

    虽然幽毳整体不如蜀锦美观大气。

    但如果真集中资源织造,那还是能织出比较名贵美观的大衣的。

    像雪貂皮,可遇不可求。

    李翊当然不是为了卖它,而是为了“抬”它,抬高它的声价。

    主打一个营销。

    “……嗯,以名位抬价,必然官家贵族子弟争相效仿,此计可行。”

    刘备眼中一亮,认可了李翊这条策略。

    李翊郑重拱手:

    “陛下,涿郡乃我齐汉龙兴之地,幽州更是北疆屏障。”

    “若因经济衰败而民生凋敝,将来如何抵御胡虏?”

    “司马懿倾销蜀锦,表面是商战,实则暗藏削我根基之祸!”

    “所以为大局计,臣以为当加征关税。”

    “关税?”

    刘备略一思索,便明白其中关窍。

    “你是说,对蜀锦课以重税,使其价高难销?”

    “正是。”

    李翊点头,“据臣所察——”

    “蜀锦之所以能迅速占据洛阳市场,正是因为司马懿刻意压低价格。”

    “甚至不惜亏本倾销,只为挤垮我朝本土织物。”

    “若我们对其加征五成乃至翻倍之税,则蜀锦售价必然暴涨。”

    “寻常商贾无力承担,自然转向幽毳。”

    刘备沉吟道:

    “可如此一来,蜀锦反倒因稀少而更显珍贵。”

    “那些世家大族恐怕会更追捧,岂不助长其名望?”

    李翊微微一笑,分析道:

    “……陛下所虑极是。”

    “但物以稀为贵,却也以贵而难求。”

    “蜀锦若因关税而价高,只有极少数豪族能享用。”

    “而绝大多数富户、官员则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幽毳。”

    “久而久之,幽毳依然会是主流。”

    “而蜀锦则沦为少数人的奢侈玩物,再难动摇幽州经济根本。”

    “如此一来,既不彻底禁绝蜀锦,免生黑市之弊,又让幽毳稳占市场。”

    “加征关税还可为国库增收,可谓是一箭三雕。”

    “此所谓以价制胜也。”

    “好,好一个以价制胜!”

    刘备抚掌大笑:

    “司马懿想以商战乱我经济,朕便以关税反制。”

    “子玉此策,深得朕心!”

    李翊郑重说道:

    “陛下,经济之争,亦是国运之争。”

    “幽州若衰,则北疆不稳。”

    “北疆若乱,则中原难安。”

    “任何事物,我等都不可轻视。”

    刘备大喜,即从之。

    当即于次日早朝时,宣布颁布“限蜀锦令”。

    此策一出,不过一月时间,立刻打乱了原有的市场秩序。

    ……

    洛阳西市。

    一名身着锦袍的河东卫氏子弟拍案而起,指着柜上的蜀锦怒道:

    “五百钱一尺?”

    “去岁不过百钱,何故暴涨至此耶?”

    东家擦着汗陪笑:

    “郎君息怒,朝廷新颁关税令。”

    “蜀锦入境,十税其六。”

    “小本经营,实在……实在……”

    “荒谬!”

    那卫氏子弟甩袖而去,口中犹自愤愤:

    “必是那李翊妒我世家用度奢华,故设此苛政!”

    “哼!”

    政策一颁布,马上就有奇效。

    蜀锦在中原的销量开始大幅降低。

    齐汉之所以能够抗住蜀锦的倾销,还是跟李翊的货币改革有关。

    李翊已经重塑了国家经济,所以可以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来制裁司马懿。

    但历史上的曹魏不行。

    因为历史上的曹魏改革货币失败了,直接一夜回到解放前。

    货币系统变成了最原始的“以物易物”。

    这就导致蜀锦成了硬通货,曹魏根本制裁不了蜀汉。

    所以你便能看到曹丕一边穿着蜀锦,一边臭骂魏国官员,让他们不要再穿蜀锦的奇葩景象。

    ……

    益州,成都。

    细雨迷蒙的清晨,蜀锦工坊蒸腾的染缸雾气与巴山烟雨混作一团。

    司马懿负手立于晾锦台前,享受着蜀锦为他带来的海量财富。

    发展蜀锦,绝对是他人生中做过最正确、最辉煌的事。

    不今富强了国家,也富裕了自己。

    “令官!”

    锦官丞陈祗气喘吁吁奔来。

    “刚刚得到谍报,齐国对蜀锦课以十税六的重赋,洛阳西市的蜀锦价已翻五倍!”

    “什么!?”

    司马懿青白面皮微微抽动。

    “好个李翊,竟用此等市井手段!”

    “令官,中原买我们锦缎的商人较之去年已大量减少。”

    “照此下去,今年的国库收入……恐无法向魏王交代。”

    司马懿眉头紧皱,心急如焚。

    “暂缓往中原销售!”

    司马懿一挥手,“此事容我考虑考虑。”

    他懂军事、懂人生、懂职场。

    但贸易战,确实不是他的长项。

    面对李翊的一系列制裁,司马懿竟不知所措。

    全然不知如何应对。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