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 君臣组合连击,庞统直呼顶不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0章 君臣组合连击,庞统直呼顶不住 (第3/3页)

行竟会如此顺利,此来扬名的目标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

    “士元可与军师同桌。”

    刘备又向庞统发出邀请,让庞统跟李翊挨着坐。

    这无疑又令庞统心尖儿一跳,暗道自己再是有才,也跟刘备没什么瓜葛。

    怎的能得刘备如此殊遇?

    没错,让庞统跟李翊同桌,正是李翊自己的请求。

    他现在作为徐州的二把手,在徐州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作为绝对的刘营臣子领袖,让庞统跟自己同桌,对他自然是一种殊荣。

    而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也是为了拉拢庞统。

    历史上,庞统其实当过孙权的臣子。

    不过最后孙权并没有重用庞统。

    这倒不是像演义里说的那样,是因为庞统长得丑。

    事实上,当时庞统到吴国去的时候,早已经找司马徽买了热搜了。

    加上庞德公的宣传,“凤雏”的名号已经传遍了天下。

    周瑜死后,庞统送丧到吴国,立马引来了当地一众名士的会聚。

    等庞统走时,大伙儿更是亲自跑到昌门来送行。

    当时庞统这么有名,孙权不可能不知道。

    他并不是不想用庞统,而是庞统自己不想留在吴地。

    庞统跟孙权的关系,有点儿像刘备跟陈群的关系。

    陈群是豫州望族,所以不想跟着刘备到徐州去创业。

    庞统也是同理,他作为荆州大族出身,是不可能留在吴地发展的。

    庞统只是孙权名义上的属下,他一直都是在荆州当官儿。

    而周瑜当时是荆州的南郡太守,所以庞统就跟在周瑜身边当秘书。

    但如果要庞统到吴地去,庞统是不愿意的,吴地的士人豪族可容不下荆州的外来大户。

    后来就轮到刘备当荆州牧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刘备一开始也没有重用庞统。

    而是让庞统做普通的从事,然后兼任长沙郡耒阳县县令。

    还因为政绩不佳被刘备免了官。

    最后是连鲁肃都看不下去了,主动给刘备写信说,

    庞士元不是一个治理百里小县的人才,让他担任治中、别驾之类的职务,才能施展大才。

    有一说一,鲁肃在这件事上是真厚道。

    后来诸葛亮也是站出来力荐庞统。

    刘备这才主动与庞统相见,并在深谈之后对他极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这件事唯一的疑点就是,一向求贤若渴的刘备,为何一开始不肯重用能与诸葛亮卧龙齐名的凤雏庞统?

    按演义来,刘备是因为庞统长得丑,不喜欢他。

    但按正史来,其实是因为庞统曾经是周瑜的秘书。

    周瑜当时是刘备的死对头,两人一直在明争暗斗。

    而庞统又当了周瑜好几年的功曹,周瑜对他是非常信任的。

    甚至周瑜连他打算软禁刘备这种重大机密,都跟庞统说。

    你说就庞统跟周瑜这种关系,刘备敢重用他吗?

    谁知道这是不是东吴那边派过来的卧底?

    不过好在有鲁肃的力荐,外加诸葛亮的担保。

    刘备打算给庞统一个机会,跟他面谈。

    这次谈话内容,刘备就专门问了庞统,周瑜曾经是不是真想软禁他。

    这是刘备的试探。

    而庞统则毫无保留,把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说了。

    刘备见庞统这么坦诚,便不再怀疑他,并对他加以重用。

    “来,士元请。”

    李翊拉着庞统入座,坐到自己身边来。

    众荆州官员看在眼里,无不叹羡。

    庞统亦感念刘备李翊君臣的厚恩,遂避席而起,向刘备作揖行礼道:

    “统久闻左将军宏毅雅量,尊士爱贤,拔擢幼才。”

    “今日得见,才知传闻不虚,实是让统钦佩万分!”

    哈哈哈……

    刘备闻言,抚掌大笑。

    哪有人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

    尤其庞统可是得到过李翊的力荐,那多半不会水。

    李翊忽然开口问:

    “不知士元可有举过孝廉吗?”

    庞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问的有些懵,忙道:

    “统明年才弱冠,尚未举孝廉。”

    汉朝实行察举制,理论上只有举了孝廉的人才有资格当官儿。

    这对一直渴望入仕的庞统很有吸引力。

    于是李翊投其所好,对一旁的刘备说道:

    “主公,您一向敬重士人。”

    “不妨待明年士元弱冠之时,举其为孝廉如何?”

    刘备已与李翊默契颇深,当即回道:

    “……善,备亦有此意。”

    “回头我当书信一封,向景升兄力荐士元。”

    按照三互法的规定,本州的长官只能举本州的人当孝廉。

    所以刘备当豫州牧时,可以举豫州人袁涣为茂才。

    后来他接领徐州时,名头上仍然是挂着豫州刺史的官职。

    所以他依然可以举荐汝南人袁谭为茂才。

    但现在,刘备已经实打实的领了徐州牧了。

    且庞统是荆州人。

    刘备不管是豫州刺史还是徐州牧,都没资格举荐庞统为孝廉、茂才。

    当然了,

    你也可以违背三互法,强行举荐。

    毕竟也不是没有人这么干,比如说隔壁骷髅王。

    但骷髅王已经现在成为冢中枯骨了。

    刘备顶着汉左将军的名头,哪里敢明犯三互法?

    不过这也无非就是个人情的事儿,刘表现在不是有求于他吗?

    主动权现在还真就在刘备这儿。

    面对李翊和刘备突如其来的示好,更加令庞统感到意外。

    我就来买个热搜,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庞统本来就已经惊喜无比了,不想刘备接下来的话更是令满座之人皆惊。

    “……不过,备想在这方案上稍作修改。”

    刘备故作迟疑,眼神不自觉地看向李翊。

    李翊冲他点了点头,刘备会意,知道这是李翊给他收买人心的机会,便道:

    “备以为以士元之才,可以直接举茂才,不必先举孝廉。”

    一般正常的流程,都是先举孝廉,然后再晋为茂才。

    茂才的层次是比孝廉要高的。

    只要是人口满二十万人的郡,每年就可以举一个孝廉。

    人口满百万的郡,每年可以直接举五名孝廉。

    但茂才,一个州每年只能举一个人。

    所以你就能看到孝廉与茂才之间的层次差距了。

    李翊刚刚故意说要举庞统为孝廉,就是为了把这个收买人心的机会让给刘备。

    由他来说举庞统为茂才。

    如此一来,刘备除了可以收买人心之外,还能够更好的打动庞统。

    毕竟一开始就说举茂才,和渐进式说举茂才是两码子事。

    “……这,统怎敢当将军如此错爱!”

    果不其然,面对刘备与李翊君臣之间的一唱一和。

    庞统果然招架不住,几乎是红了眼眶,说话时的声音都有些哽咽。

    刘备与李翊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开玩笑,他们之间合作,用这个套路不知拿下过多少名臣了。

    还搞不定你?

    不过最要属震惊的,还是一道来的荆州众官员。

    当听到刘备要举庞统为茂才之时,底下立马炸开了锅。

    众人纷纷窃窃私语。

    “……不得了,不得了,这庞侍中的侄儿是什么来头,竟得刘徐州如此厚爱?”

    “这种殊遇,我也想要啊!”

    又有人冲庞季小声说道:

    “令侄好运气,好运气啊……!”

    庞季嘴上虽不言,然心中大是快活。

    方才与李翊对线失败的郁闷,在此时一扫而空,只剩下了痛快!

    真是太痛快了。

    这种众人钦慕的目光,别提有多来劲儿。

    作为庞统的叔父,庞季当然与有荣焉。

    这不显得他教养的好吗?

    何况若庞统真举了茂才,不仅仅对他本人有好处,更对他们庞家有好处。

    州中茂才名额紧张,除庞家之外。

    蔡家、黄家、蒯家全都虎视眈眈,还有不少其他家族亦在盯着。

    现在有了刘备的作保,那庞统茂才的名额已经稳了一大半儿了。

    “小侄庸才,刘将军莫要太过抬举他了。”

    当事人庞季也主动站出来,感谢刘备的错爱。

    嘴上虽然说着庞统无才,脸却都快要笑烂了。

    刘备牵唇笑道:

    “庞侍中不必谦虚,备实是敬慕令侄之才。”

    “回头便会与景升兄说明此事。”

    ……

    ……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