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李翊用兵如神,虽韩、白复生,亦未必至此也 (第3/3页)
,顿时两眼一黑,急火攻心。
摔落至马下,众将士大惊,忙起身救起。
既失了营寨,以长史杨弘、主簿阎象为首,皆认为此地不宜久留。
宜当速回寿春。
两边健将搀扶着袁术,行了几里路。
众军士从半夜杀至正午,滴米未进,又累又乏。
已有不少生变者。
阎象见此,乃与诸将商议,先令三军造饭,就地休整。
待快速用过饭食之后,再继续赶路。
诸将皆赞成此提议,既命军士生火做饭。
饭食做好,方欲待食。
只听得一声号响,左边徐盛,右边许褚,领军径直杀来。
袁军早已被徐州军杀破了胆,见此也顾不得吃饭了,各自四散奔逃。
袁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噫!不想此地仍有徐州兵埋伏。”
阎象、杨弘皆瞠目结舌,暗道徐州军拢共不过两万人马。
为何却感觉无处不在?
这李翊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但眼下也顾不得许多,二人慌忙上马,径直往西南方向奔去。
未能走脱的袁军将士,被徐盛、许褚领军冲杀一阵。
死伤大半,投河溺死于淮河者,不计其数。
袁军将士领着昏迷不醒的袁术,连续赶路。
人马困乏,军士大半焦头烂额。
实在走不动了,正欲待歇。
后面刘备亲自领大军赶来。
袁术陡然惊醒,不想一睁开眼睛,却见刘备军已经杀至脸上了。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远在天边的刺猬,赫然来进了裆里。
袁术宁可希望此前是做的一个噩梦。
可惜梦醒了,刘备军确实是杀到脸上来了。
万般无奈,袁术仓促上马,舍命而走。
途径一丛林,正行之间。
左边曹豹,右边太史慈领军杀出,挡住去路。
“还有高手?”
袁术惊不可遏,袁军将士亦皆望风披靡。
唔……
袁术捂住胸口,强忍疼痛,沉吟半晌,眼神逐渐变得果决起来。
拔剑在手,高声喝道:
“今日穷困至此,诸君何不死战?”
话落,乃领着众军士奋力冲突。
双方人马再次混战大杀一场。
无数袁军人马,跌落淮水中,
人马皆下河吃水,人相喧嚷,马尽嘶鸣。
袁术仗着人多,总算得脱重围。
然军中大将尽数殁于阵中。
杨弘、阎象皆被箭矢所伤,
袁术亦是浑身是血,身无完体。
回顾身后,带出来的四万人马,已死伤殆尽矣。
袁术不觉悲从中来,抱着马儿脖颈痛哭,泪流满面。
“……咳咳咳。”
哭着哭着,袁术忽然猛烈咳嗽起来。
然后口吐鲜血不止,再次昏倒,跌落于马下。
众人急忙救起。
仓皇逃回了寿春。
……
天边斜阳一抹,映得岸边浅草鹅黄。
清风拂过,吹不尽血的腥甜。
旷野之上,横七竖八,躺满了袁军的尸骨。
淌入淮河的鲜血,直将江面染红。
大胜的徐州将士们,踩着袁军的尸骨战旗,放声欢呼。
享受着战争胜利的喜悦。
“启禀主公,此战我军斩敌八千级,俘敌一万四千人众。”
“启禀主公,我军缴获粮草二十万斛,战马六百余匹,牛羊辎重无数。”
“启禀主公……”
不断有将士,兴冲冲地跑过来向刘备汇报战果。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色,没有什么是比打胜仗更令人感到兴奋的事了。
尤以刘备最为高兴,脸上洋溢着从未曾有过的自信笑容。
他此前也打过不少仗,有胜有负。
但这辈子,还没有打过如此大胜仗。
一战歼灭袁军主力,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骄傲的事吗?
“恭喜主公,此次袁术主力尽失,灭亡之日不远矣。”
“待我大军到寿春后,料想淮南百姓定会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李翊笑着走了过来,恭贺刘备。
“……呵呵。”
刘备欣慰地拍了拍李翊的肩膀,“亏得军师奇谋,否则我军焉能有如此大胜?”
刘备深吸一口气,不觉间已与李翊相处了有两年多了。
不觉心生感慨,叹道:
“昔者韩信将兵,无敌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见。”
“而先生却能运筹演谋,纵横宇内,揽申、商之术法,该韩、白之奇策。”
“备料想纵韩、白复生,用兵也未必过此也。”
张飞这时扛着蛇矛,走了过来,大声笑道:
“我们有军师这样的水,又有我们这样的鱼。”
“何愁天下不定?”
诸将闻言,无不放声大笑。
刘备两眉亦是得以舒展,这几日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今日总算可以释放了。
“接下来,我军该如何行动?”
刘备继续询问李翊的建议。
“我军大胜一场,先赏军士,然后进兵寿春。”
“袁术大势已去,淮南唾手可得矣。”
刘备欣然同意,即收聚众军,把所获的粮草辎重,尽数分赏给了将士。
又命人烹羊宰牛,取出好酒来,犒赏三军。
一时间,刘军大营,欢呼叫好声不绝。
次日,清晨。
刘备整合军马,带着胜利之师,浩浩汤汤向寿春奔去。
不表。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