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鼓角轰轰,看谁一念之差蠢蠢欲动(说一下之后的更新计划) (第3/3页)
污。
吕布的思想是比较固化的。
他的目标就是做一个世袭的封疆大吏。
他既没有收取天下的野心,也没有这个能力。
以汉臣自居的思想,在汉代基本上已经根深蒂固了。
许多人一开始都想着要复兴汉室朝廷,甚至包括曹操。
但随着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强大,野心也跟着变大。
但吕布不同,他出身边地,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战略眼光。
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汉臣,连野心都没有。
所以当曹操封他为左将军时,他会高兴的手舞足蹈。
当袁术称帝时,他又会害怕自己跟他同流合污,是不是已经被定义为叛贼了?
吕布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乱世,进入了一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
只知道,“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这是他的生存之道。
吕布最终的灭亡,并非因为他战力不如人。
而是有洞见有思想的曹操,对于吕布这个历史弃儿的必然清理罢了。
这才是汉末三国时代,真正优秀的匹配机制。
……
刘军大营。
张飞光着膀子,盘腿而坐。
李翊亲自为张飞包扎伤口,他特意取来了绷带。
自己带过来的医药箱,自然是有绷带的。
只不过是用一卷少一卷,李翊平时也是省着省着在用。
“益德今日太过鲁莽了,只需诈败而走便好。”
“何须让吕布砍上一戟?”
刘备负手而立,蹙眉看他,又好气又有些无奈。
张飞咬着牙,颔首道:
“若不如此,怎使袁术信任吕布?”
“明日再战,又怎会轻敌冒进,进入军师所设下的埋伏圈?”
“俺这是使得苦肉计,欲叫袁术入我军彀中耳。”
刘备无奈一抚额头,不知说他们什么好。
只把目光看向李翊,仿佛在说先生你快替我教训教训他。
毕竟张飞除他这个大哥以外,最敬的就是李翊了。
尤其李翊乃读书人,尤为张飞敬重。
反倒他这个当大哥的,每每说教,都被张飞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李翊缠好绷带,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好。
然后笑着对张飞说道:
“好啊,益德忠毅有义,侔踪召虎也。”
张飞闻得李翊的夸赞,忙起身拜谢:
“多谢军师勉励!飞不必忘军师今日之教诲。”
李翊呵呵一笑,托起张飞道:
“益德可要仔细下,我刚刚才替你包扎好伤口,莫要扯坏了。”
张飞再次拜谢。
刘备无奈说道:
“也只有军师能管教他,备亦时常以召虎勉励,可恨这黑厮不听我言。”
张飞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当着军师的面,兄长多少给俺留点面子。”
刘备睨他一眼,好气又无奈。
他常常用召虎来勉励张飞,不仅仅是称赞张飞的武勇。
更是希望张飞能够成为像古之召虎那样的,治国安邦的大才。
“此前军师劝你,莫要再鞭打健儿,汝最近可还有犯此病?”
刘备背着手,沉声问道。
张飞又是嘿嘿一笑,默然不答。
刘备知他没能改掉这臭毛病,正欲出声批评。
却被李翊抢先打断道:
“古来多有好打健儿之将,似甘兴霸,亦好虐待属下,此非是益德独有。”
李翊循循善诱,又道:
“只是甘兴霸打完下属之后,多将之遣送出外。”
“想必益德也没有再将这些健儿留在身边了吧?”
李翊说的比较委婉。
甘宁虐待属下,都是直接弄死,不给你复仇的机会。
李翊肯定不能把这个残暴的方法交给张飞,只说让他打完人后,赶紧送走。
张飞连连点头,说道:
“军师之言,飞铭记于心。”
“每每鞭打完健儿之后,都将之遣送出去,未有留在身边侍奉。”
虽然打人的习惯张飞还是改不了,但他已经能够做到把挨了打的人送走了。
这本身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无非就是麻烦了点儿而已。
“善,汝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今知将之遣送走,也不枉费李先生一片苦心教导。”
刘备叹口气,张飞在李翊的帮助下,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希望他日后能把鞭挞健儿的毛病,一并改掉才好。
转头,又冲李翊谢道:
“益德轻虑无备,早晚取祸。”
“亏得先生教导,否则真知他该授首非所。”
刘备朝着李翊欠身一拜,李翊赶忙上前将之扶住。
“主公折煞我也,此举手之劳耳,不必言谢。”
看来刘备是真心感谢李翊。
其实,这侧面更加反应刘备识人能力极强。
历史上的他对张飞的死一点儿也不意外。
听到张飞的死讯,只感叹了一句,“噫,飞死矣!”
张飞不是不尊重刘备,只是刘备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个家长。
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虽然知道是为他好,可就是听不进去。
但李翊却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张飞洽谈。
其实,现实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对家里人说的话,就是不肯听。
却总把外面人说的话,奉为圭臬。
“益德现在感觉如何?”
李翊轻轻拍了拍张飞的肩膀。
张飞扭动了一下胳膊,哼道:
“不过一点皮肉伤而已,算不得事。”
“明日依然可以狠狠收拾袁术。”
很好……
李翊微微一笑,“既如此,主公可即召诸将来营,听我安排。”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