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徐璆震惊,刘备一年到底干了多少事?(求首订!5/5) (第2/3页)
。
那人见着徐璆震惊的表情,又赶忙补充道:
“当然了,这些口粮种子不是白给的,田地也只是借给我们耕种。”
“待来年丰收,需将粮食交还给官府。”
“至于耕牛也是每家每户轮流借用,若私自宰杀或盗用,官府也是要拿人问罪的。”
……原来如此。
徐璆连连颔首。
难怪都说徐州去岁丰收。
这刘备把流民聚拢在一起屯田,借给他们粮食、工具和田地,然后等粮食丰收之后,则全部收缴还给官府。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徐州一年会多出这么多粮食了。
这屯田法令仁中带刚,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徐州的人力。
而这些人白白为官府劳作一年,不但不会怨恨统治者,反而会倍怀感激。
因为没有官府,他们都会活活饿死。
好厉害的御民之术!
徐璆发出一声慨叹。
此前刘备也曾治理过平原,未见他有如此手段。
也不知他是得了哪位高人相助?
顺着村民的目光往山下望去,瞧见晒谷场上堆满了谷物,徐璆不禁弯唇一笑:
“去岁收成如何?”
一提收成,众村民的脸色立马变得兴奋起来。
“好!好极了!”“去岁有赖皇天庇佑,我乡里六百亩地,共得粟两千余石,乡里不复有饥荒之虞矣!”
厉害!
尽管对刘备的屯田之策已经很佩服了,但真正听到一处乡里的收成之后,徐璆还是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这就是下邳治所附近的乡里吗?
这等生产力,在这个大汉都排的上号吧?
这刘备身边究竟是有多少高人相助?
事实上,作为徐州治所。
刘备的确在下邳附近投入了大量资源,就是为了保证粮食能够及时供应到下邳来。
中间少不了李翊、鲁肃、麋竺等人出力。
才能使周围乡里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徐璆又问道:
“古人云:‘怀璧其罪’。”
“近来旱饥连年,而今岁骤然盈仓,左近山野多有匪盗,闻之收获,岂肯轻放?”
本来寻常百姓,闻说盗匪二字都该色变。
毕竟一年的劳作,最怕匪寇抢夺。
谁料这几位村民皆面露不屑,甚至以唇相讥道:
“府君有所不知,使君在下邳一面屯田,一面练军。”
“新兵皆要出征杀匪,凡有杀敌者,可获战功,战功彪炳者,赏赐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