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一章 断绝人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一章 断绝人伦 (第2/3页)

球的眼神都变得不甚友善。

    李球见状,知道他们对回信都不满意,连连拱手道:“我来之前,我王和我交代过了。这封信是最坏的打算,若谈不成,自然就是如此了。但一切都可以商榷,只要不违背我王的底线,都好说。”

    司马乂叹了口气,心想:讨价还价,这倒也正常。

    他问:“十六弟的底线是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李球道:“我王的底线要求是,殿下既然不能帮我王掌控朝政,那就必须要让出辅政之位。由我王来担任丞相,以后朝政无论大小,皆由邺城定夺。”

    他强调道:“殿下,这便是我王的底线,若殿下不能同意,那我们就无话可谈了。”

    司马颖好大的胃口!一旁的三人闻言,皆暗自咋舌:成都王索要丞相之职,其意图真是连掩饰都懒得掩饰了。在魏晋这数十年历史中,除了曹操外,哪还有第二个丞相?且自此之后,就丞相二字几乎等同于篡权。哪怕是发动了高平陵之变的晋宣帝司马懿,为了避嫌,也屡次推让丞相之位。

    可司马颖竟然毫不避讳地索要丞相之职,这无疑是向天下人宣布,他不只是想要辅政之权,更是志在皇位。

    司马乂的面色则变得无比难堪。此前他一直以为,司马颖的不满只是针对自己而已,毕竟讨赵时司马颖出了大力,最后面临诸王间的冲突,却选择了忍让退后,一无所得。司马颖若为此心有怨气,甚至想要辅政之权,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司马乂却从未想过,司马颖竟有篡位之心。

    眼下国家这个局势,他跳出来篡位,怎么可能服众呢?一旦这么做,不仅他精心营造的贤王名声将毁于一旦,全天下的人也都将有理由反对他,但到时,司马颖真坐得稳皇位吗?

    可这就是司马颖的底线了,司马乂若是反对,当即就是一场令国家分裂的大战,司马颖与司马颙三十万大军夹攻洛阳,自己莫非能顶得住吗?

    司马乂两相权衡下,沉默良久,终于还是认清了现实:若自己与司马颖开战,恐怕当即就是天下大乱,也不用等到司马颖篡位后了。更何况,当今天子无子,按理来说,自己与司马颖确实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想到这里,司马乂长叹了一口气,到底做出了退让的决定,问道:“这点我可以应允,只是如此一来,我又该何去何从?大将军他想过吗?”

    李球没有立刻说话,他也似乎有什么重大的心事一般,打量了司马乂片刻,还有一旁的刘羡三人。然后才道:

    “我王的意思,是建议殿下让出洛阳后,除荆州以外,可任选一州出镇,我王绝不过问其中是非。”

    刘羡闻言,不禁微微皱眉,他心想:成都王未免也太吝啬了。眼下的局势,可供出镇的州郡极少。豫州、青州、徐州、雍州这些丰饶的地方,都已经有宗王出镇了,司马乂能够选择的地方里,最适合去的就是荆州,可他又不愿让司马乂出镇荆州,这分明是刻意为难司马乂。

    听到这里,司马乂也实在有些难以忍受,他屡次想要发作脾气,可一想到整个国家的大局,又屡屡强行将火气咽,自我排解良久后,终于对李球说:“那就麻烦你等一等,让我们商量商量吧。”

    司马乂转过身来,又对刘羡三人道:“三位有什么看法,不妨和我说一说。”

    乐广身为司马颖的岳丈,自然是不愿意与河北开战的。他当即就分析起了天下剩余诸州的优劣,分析了好一通后,最后建议道:“骠骑可去并州、幽州,眼下天下大乱,正须贤王为社稷戍边建功,按夷抚民,除了殿下以外,还有谁能担此重任呢?”

    司马越的表态则有些模棱两可,他说:“兹事体大,要不还是问问其余宗室的意见吧。”

    而刘羡的态度则非常坚决,他径直道:“殿下,去哪个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如何处置河间王?他和殿下是势不两立的关系,若大将军不同意除去河间王,殿下绝无安身立命的可能。”

    这正与司马乂所思相合,经过这两年的事变后,司马乂真是恨透了司马颙,欲除之而后快。而经刘羡提点后,他略作思量,便干脆对李球道:“大将军有底线,我也有一个底线,只要大将军助我击败河间王,那以后我无论出镇何州,都唯大将军是瞻。”

    “这……”李球面露为难之色,显然他并没有考虑过这个条件,也不知道该如何答复。

    刘羡见状,大概也猜出他的窘境,便解围道:“若不好办,就麻烦李君再跑返一趟,不过几日时间,我相信大将军和骠骑将军都等得起。”

    “好了,时间不早了,还是先用膳吧!”

    司马乂见天色已晚,差不多到了晚膳时间,便邀请几人在王府上用膳,他对李球介绍说:“宣城公那边送了些南阳的美酒,李君不妨尝一尝。”

    李球握着拳头,有些木讷地应是。众人只当他太过紧张,也并没有多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