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听风观之变 (第2/3页)
着手中的扫把,佯作专心地清扫起来。
对于宫女来说,这只是她们偷懒时的一种谈资,但对于羊献容来说,这种心烦意乱却是无可回避的。
自从结束了与刘羡的那次谈话后,皇后终于有些明白自己的处境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傀儡,她自己是如此,其余人也是如此。虽然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命运,但却从来不存在什么完美的命运。所得总是有所失,所乐总是有所苦。她自己幻想的那种应有尽有的幸福,从来都是不存在的……
因此,她既然生在羊氏,得到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关爱,其实就已注定了现在这种荒诞的处境。这是她身为士族女儿的责任,即使从来没有人问过她的意见。
直到这时,她才能理解老师送给她的箴言:“人生如枝上花朵,盛衰无常,变化不测。阿茶啊,你命中有富贵,却须看轻富贵,否则将为富贵所累。“
可这种理解并不能让皇后感到豁达,恰恰相反,如今的羊献容已陷入一种苦恼里。她再无法像以前那样满怀天真,用无知来消磨时光了。
以往她无所事事时,便在宫中读书消遣,可现在却读不进去了。因为此前她太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幸福和睦,却忽视了语句间隐藏的不和谐,但不知为何,现在她却能注意到了。
如光武帝夫妇之伉俪情深,两人真的毫无怨言吗?
刘秀和阴丽华成婚不过一年,便在河北与郭圣通联姻,阴丽华得知消息时,心中是否会怀恨呢?在和刘秀重逢后,吴汉率汉军纵兵劫掠南阳,逼反了战乱时曾保护阴丽华的恩人邓奉,事后邓奉惨遭杀害,她又是否会愧疚呢?还有建国之后,阴丽华其母其弟名为强盗所杀,却极可能涉及到政治斗争中,她是否真如史书上记载的那般,从容平静呢?
其余的美满故事也大抵如此,这让皇后越看越感到烦躁,不仅产生了长久的沮丧,又生出些对世事的怨怼:这一切是否是一场神灵的骗局呢?人为何不能心想事成呢?为何得到就一定要有代价呢?为何自己不是万物的主宰呢?
当然,她最怨恨的还是刘羡,在羊献容心里,那场谈话近乎于羞辱:这世上还从未有人如此决绝地拒绝过她,就好像她一文不值一样。
因此,她不许宫女们再谈起这个人。否则,听到他的名字,羊献容便会生出一种羞怒,就好似那种大庭广众下,衣服被尽数剥光般的羞耻,令她面红耳赤,坐立不安。
好在近来她接触了一些佛经。近年来,月氏高僧竺法护一直在白马寺翻译佛经,向世人传授世尊的大智慧。而每翻译一本经文,秘书监便会抄写一本副本存档。皇后左右无事,便拿来阅读,而佛经中万物皆空的论述正合她心意,于是她便在宫中立起佛像,尝试着每日念些《方等泥洹经》、《光赞般若经》,试图从世尊的谆谆教诲中,忘却这尘世上的种种烦恼,舍弃这包括亲情、爱情在内的七情六欲,然后脱离这轮回苦海,达到无余涅槃。
但不知为何,越是如此做,自孩童开始的往事越是难以忘怀,皇后的内心越是无法宁静,情感反而愈发炽热,使她催生出一个念想:想要再见见母亲、父亲。先扑倒在他们怀里,大哭一场,然后质问他们,他们到底爱不爱自己。
可这个想法大概无法实现了,身为皇后,她只能独自在深宫之中,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傀儡。
而当听到两军即将交战的消息时,羊献容的内心是纠结的。她一面希望朝廷能够获胜,父亲羊玄之能够平安无恙,一面又痛恨刘羡,恨不得朝廷全军败死。但思来想去,对父亲的思念还是压过了一切,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皇后在佛像前的祷词,便全是对父母的祈福了。
这日她在楼台上祈祷,一直等到深夜。周遭的夜空已沦为灰黑色,宫女们也多去歇息了,四周静谧无声,烟雾朦胧。皇后又念了一遍《菩萨修行经》后,略有疲倦,她想起身,但跪坐得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