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西川遗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章 西川遗珠 (第3/3页)

自得地前往西城侯府了。与之作陪的,仅有李盛、诸葛延两人。

    西城侯府位于洛阳南郊,往南沿铜驼街出宣阳门,过太学,经浮桥出洛水,走约三百步,再绕两个弯,方能看见这座与众不同的府邸。

    走到此处,几乎远离了洛阳的繁华。洛水边遍布柳树,在四月时节,如万千绿帐笼罩江边,格外令人赏心悦目。而在西城侯府周遭,又种满了翠竹,清风来时,竹叶簌簌,好似有千言万语,黄鹂、翠鸟们也随之附和。听到这种声音,似乎人世的种种烦恼纷争,都随风远去了。

    刘羡抵达府门前,轻轻叩门,没多久便有一个苍头过来开门。他打量刘羡,见其面目陌生,却穿着稀松平常的青色儒裳,头戴纶巾,脚踩步履,是很典型的儒生打扮。但刘羡久经宦海与沙场,身上自有一股贵气与杀气在,令苍头不敢小觑,他小心谨慎地问道:“敢问阁下是……”

    诸葛延在一旁道:“我家主公是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

    不等他把名号报完,刘羡便回头看了诸葛延一眼,微微摆手打断了他后,再对苍头展颜笑道:“请禀告西城侯,就说刘羡来访。”

    那苍头大惊失色,连忙行礼告罪,就往府内去了。

    诸葛延见状,对一旁的李盛低声道:“看这脸色我就知道,今天这一行,还是没戏。”

    李盛不接话,刘羡则笑骂道:“又不是你被甩脸色,替我发什么牢骚?少说点话吧。”

    不过诸葛延说的确实没错,少顷,府内便有一个青年人出来。他样貌俏丽,颇似妇人,看上去,大概比刘羡年轻个七八岁,原来是何攀之子何璋。他对刘羡躬身行礼,而后说:“松滋公,家父不出仕的缘由,已经在回信中写清了,何苦又来相逼呢?”

    “何兄说得哪里话?”刘羡同样还以躬礼,起身之后,和声说道:“何兄与何公都误会了,我并不是要逼何公出仕,只是何公是国家栋梁,听说何公身体不适,我特意来送一些养身的草药,还有一些刚熟的毛桃,希望能够拜见何公一面,讨教一些问题,仅此而已。”

    说罢,他把马鞍上大包小包的礼物都取了下来,递给何璋。何璋颇不知所措,便拿着礼物回府内再问。过了一会儿后,他再次出府,对刘羡道:“松滋公的心意,我们心领了,只是家父身体确实不适。晚上膝盖的风湿痛起来,折腾了半夜,一直不能安眠。”

    “就在刚刚不久,家父的病痛缓解了些,精神又有些乏,便直接睡了。也不知何时才能起来,您不妨改日再来寒舍吧。”

    何璋话说得客气,行为却不礼貌,他也不等刘羡回话,径直便把府门关了。徒留刘羡三人在门前,面面相觑。

    诸葛延刚要抱怨,刘羡便打断道:“还在人家门口,不要说不好听的话。”

    他又对李盛道:“宾硕,你先和南乔去找个客栈吧。”

    言下之意,是他非要见到何攀不可,不达目的,他不会返回城内。

    于是整整一日,刘羡都在西城侯府前等待,他是早上辰时来的,从早晨等到晌午,从晌午等到黄昏,再从黄昏等到深夜。刘羡等到自己都有些昏昏欲睡了,夏日的蚊虫更是叮咬得他烦恼不堪。好在这里地处郊区,并没有多少人往来,即使一个人等待,也不至于太过难堪。

    大概到了次日的寅时三刻,天穹微微发紫,大概马上要到破晓时分了。静谧的夜色里,响起一首小调,显然是一名老人在哼唱。一开始,刘羡听得有些模糊,但渐渐地,他反应过来了,这是左思的《咏史诗》。

    过了一会儿,那歌声近了,可以听到有位老人悠然哼道: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哐当”一声,一名老人推开府门,大步流星地迈步出来。但见他头戴斗笠,背挂一根鱼竿,左手持个空鱼篓,右手端着碗蚯蚓,和门前的刘羡撞了个正着。

    两人看见对方,都吓了一跳,然后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对峙起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