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1章 想休假(4/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1章 想休假(4/4) (第2/3页)

    不过,也无所谓,没有规定电影必须要挖掘什么东西!

    所以,我让猫眼拿下了这部电影的发行。

    《八月》…导演想表达一些什么东西,可惜,功力不够…试图将大变奏的时代,包括风起云涌小人物沧桑变化全都融进一个暑假的模糊时间概念,跨度大而零散。导演身怀乡愁全靠感觉走,和黑白画质的运用一样令人费解,除了摄影挺美,整体无趣疲乏。

    这样的电影居然拿了最佳剧情片…

    《八月》跟《一一》比,差的太远了,但是《一一》没有拿到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华语电影人,我最爱杨德昌,然后是张艺某…很多人说杨德昌是理工科,所以他的电影逻辑很好,我觉得挺对的!”

    “杨德昌是用理念拍电影第一人,他每部电影都有一个疑问或一句话话。整部电影都是由这句话延伸而来,追求的是哲思上精准而带来的美感。

    侯孝贤是追求情绪或者说氛围上的美感。

    当然杨德昌在《一一》和《恐怖分子》既有哲学精准又有氛围。

    作为导演,杨德昌创新最大的是声画分离的手法,他的台词特别是录音都是超一流的,实际上,你看杨德昌的电影,明显能感觉他的目标都是《红楼梦》式的电影,草灰蛇线,以小见大,无闲笔,每个角色前世今生都要给你表现出来。只不过他只在《一一》里才达到这个目标。”

    顿了顿,沈言来了一句:“侯孝贤的电影追求自然化的表演,就只能大大放弃叙事结构,在现实题材下还能掩盖。但是他一旦想要保住叙事结构,就会大大的失败,《聂隐娘》就是非常失败的例子,表演自然化方面还有很好,但是缺失大量叙事信息理解有巨大障碍…所以,《聂隐娘》其实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戛纳最佳导演…很正常,他可是《电影手册》评出的亚洲最佳导演!”

    “我为什么不参加金马奖…说实话,就是单纯觉得去弯弯太费事了,还得办什么通行证…什么时候不用办证我们也可以随意前往弯弯,我就参加金马奖!”

    ……

    直播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沈言下播…

    其中,十分钟左右的带货上了热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