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8章 受降!【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58章 受降!【1】 (第3/3页)

   段羽看着站在人群最前方的刘虞。

    这是段羽第一次见刘虞,之前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一直都未曾见过。

    刘虞强压心中的恐惧,然后冲着段羽微笑的点了点头道:“凉王。”

    “极早便听闻凉王乃是大汉虎将,堪比霸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段羽笑了笑说道:“都说刘使君清廉节俭,爱民如子,忠贞爱国,今日一见,也非虚言。”

    “刘使君能放下成见,放下身份,为保一方太平,护佑百姓安危做出如何选择,在下也是十分钦佩。”

    段羽这一番话并非全部都是吹捧刘虞。

    刘虞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原本就很高。

    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这里面的刘公说的就是刘虞。

    当时,天下群雄起兵讨伐董卓。议者认为,汉灵帝刘宏失道,致使天下叛乱。

    汉献帝刘协年幼,是贼臣董卓所立,远在长安,又不识母氏所出。

    关东和长安远隔关塞,不知存亡,天下心无所归。

    而幽州牧刘虞素有德望,是宗室中最贤明的,袁绍、韩馥等人便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当时韩馥还给袁术等人写信,又让张岐等人拿着提议去找刘虞,希望刘虞能答应他们的请求,称帝。

    但刘虞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开口将张岐呵斥了一顿。

    当时刘虞正色厉声呵斥张岐等人是这么说的。

    “你怎敢出此言!如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我受重恩,却不能尽忠孝之道,未能竭命清雪国耻。还望与诸州郡忠烈义士戮力向西,迎回幼主。诸君各拥州郡,应该尽忠王室,岂能如此心怀逆谋,玷污忠臣呢!”

    由此可见,刘虞是真的忠贞。

    袁绍等人见刘虞不肯答应称帝,于是便再次劝说刘虞,让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刘虞依旧没有听从。

    再有就是关于刘虞爱民如子一事上。

    刘虞在担任幽州牧的时期,对边关异族,乌桓这些都已怀柔的政策,因此在乌桓这些异族当中威望也是颇高。

    不然不至于公孙瓒在杀死刘虞之后,乌桓还出兵为刘虞报仇。

    除了对异族以怀柔政策,刘虞爱民如子也是出了名的。

    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叫做“同乐共恤。”

    《吴书》记载,刘虞为人低调,礼贤下士,和乡亲们同甘共苦,吃住一样,从不以自身名位搞特殊化,乡里百姓都愿意听刘虞的话。

    当时乡亲们有了纠纷,都不去找地方官,而是找刘虞决断,刘虞处理合情合理,因此人们都尊敬地接受刘虞的决断,从不记恨刘虞。

    以上的种种都说明,刘虞不光爱民如子,同时还忠君爱国。

    益州的刘焉以及荆州的刘表剩下的那些汉室宗亲和刘虞根本没法相比。

    刘焉当初提出废史立牧,是因为看到了朝局不稳,想要躲开洛阳朝堂掀起的黑暗旋涡。

    之所以去益州,是因为麾下的幕僚说益州有天子之像。

    说白了,刘焉去益州,就是想要在益州当皇帝。

    至于像是刘表,还有剩余的那些被分封的汉室宗亲,在董卓祸乱天下的时候,大多都选择了旁观保持实力。

    刘表占据荆州,虽然没有称王称帝,但和裂土封王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就连诸侯讨董的时候,刘表也不曾派兵援助。

    这也是为什么段羽会想到招降刘虞,而不是像是益州的刘焉那样,上来就是打。

    现在看来,这一步棋走的并没错。

    “凉王谬赞了。”刘虞拱手回礼。

    段羽摇头笑着说道:“这是我的心里话,并没有过于夸赞之意。”

    “今日见刘使君深明大义,真当浮一大白,若刘使君不令色一杯薄酒,今日必将和刘使君大醉方休。”段羽说道。

    段羽的两句话,便将刘焉心中的顾虑消除了大半。

    段羽带着这些兵马前来,虽然有一定的底气,但是既然敢进城,也说明了心中一片坦然。

    刘虞之前还担心段羽残暴的名声,但是现在已经消退了大半。

    “幽州出产烈酒,虽不及凉王凉州出产的那烈酒,但足以一醉,凉王请。”

    “刘使君请。”

    段羽几乎是和刘虞两人一同并排的朝着蓟县内走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