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1 第131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31 第131章: (第3/3页)

嫂子不知道才叫人好笑,瞒得过别人,哪里瞒得过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过是怕分给兰哥儿一半,下剩再分我们一半,所以勾结老太太的丫头,暗中运走了老太太的东西。大哥,咱们去大嫂子房中看一看如何?大嫂子进门时的嫁妆有数,下剩的固然有大嫂子攒下来的梯己,但不看别的,只看我说的那几件东西就知道真相了。”

    卫太太色厉内荏地道:“老三家的,你这么说,成何体统?难道我竟是个贼不成?老爷坏了事没抄家,你们倒来抄我们的家!”

    卫三婶冷笑道:“是不是贼,你心里明白,凭什么我们两房吃亏?我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黛玉款款地说道:“婶娘不必为了这点子东西和伯母争得面红耳赤,孰是孰非天知道。祖母房里的账册在我这里,乃系祖母生前交给我的,拿来比对清单即可知晓真假。”

    卫伯和卫三叔闻言一怔,卫三婶是惊讶,卫太太却是惊吓,卫三婶斜睨卫太太一眼,先笑道:“在你手里?老太太什么时候给你的,我竟一点消息都不知道。你这孩子有老太太梯己的账册,怎么不早拿出来?”

    黛玉不好意思地道:“祖母说她老人家房里的账册向来是一式两份,我以为那一份就在伯父和伯母府上,分时要拿出来的,所以就没提,只是没想到少了许多东西,账册成了清单。”

    卫若兰对卫伯和卫三叔解释道:“祖母心疼我,怕人动手脚,先将账册给我了媳妇收着。”

    他说的是事实,卫母虽然病了,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但是清醒时想起卫若兰,疼爱之心未免占了上风,而且卫太太的所作所为卫母也不是一点儿都没察觉到,只是她病重,实在没法和卫太太理论,一狠心就将连丫鬟都不知道的另一份账册给了黛玉。

    卫母的嫁妆里有一个黄花梨木的四扇门衣柜,临终前仍在房中摆着,衣柜底下有夹层,可放账册和珠宝等物,只有卫母自己知道,账册就放在那里。

    卫母中年时有心腹丫鬟偷过她私房里的东西出去变卖,从那以后凡是有东西清点后入了自己的私房,她都会自己抄一份清单下来,好和外面记的比对,丢的损坏的也会记在上面,渐渐集结成册,丫鬟们不识字,都不知道这件事。那年分家后,卫母怕自己将来记不清,重新整理了一份账册,将库房中仍有的东西誊在上面,这几年进出的也有记录。

    黛玉叫了在外面的刘嬷嬷进来,命她回家拿东西,没说是账册,只道:“我房里的黄花梨木衣柜里有个五彩缂丝面儿的匣子,嬷嬷去拿来,我有用。”

    刘嬷嬷答应一声,不到半个时辰就取回来了。

    黛玉又问雪雁要了一把钥匙,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厚厚的几个账册,封面已有三五年的岁月了,一看就知道不是新的。

    卫三婶拿在手里,先看古董字画册子,道:“账上有,我之前说的那几件东西,都在上面,一件不缺,而且东西比这里原有的清单多了许多。兰儿媳妇账册里有一件麒麟送子的紫檀摆件,清单上就没有。”说着,递给卫三叔,由卫三叔给卫大伯。

    兄弟二人一经比对,只金银珠宝等物库房里就少了价值十来万的东西,这还没将古董字画一类的东西算进去,这些很不好估算。

    卫大伯大怒,狠狠斥责了卫太太一顿,自己亲自去她房中,比着账册搬出许多东西。

    除了送出去慧纹挂屏和一个珊瑚盆景,最后一算,仍少了十来件金银器皿和二三十件珠宝首饰,一匣上等宝石原有六十八块现在仅剩三十二块,绫罗绸缎也少了近百匹。

    卫大伯逼问卫太太,卫太太才哭诉说给柳家下聘用了。

    卫大伯无奈,只得拿内库中的东西按册补齐,亏得内库中有相差无几的东西,连慧纹绣品都有一副,不然只能按价拿钱分给两房。按卫三婶所说,先将卫母许诺给他们的东西剔出来,余者按市价一分四份,两份给卫若兰,自己和卫三叔一人一份。

    因卫大伯急着用钱,所以卫母梯己中的五万几千两银子和一万余两金子都归卫大伯,又留了几件东西做念想儿,其他都是卫若兰和卫三叔的。

    而卫三叔亦精明,和卫三婶要了庄田商铺房舍等以后年年有进项,东西到手亦不多。

    卫若兰和黛玉并不在意,比之金银庄田商铺等,他们更喜书籍字画古董等物,这么一来,除了卫太太丢了脸面外,皆大欢喜。

    卫大伯和卫太太敲打过家里上下人等,也央求卫三叔夫妻和卫若兰夫妻别对外面说,两对夫妻都答应了,可惜纸包不住火,卫大伯父子离京不久,家里一个婆子吃醉酒嚼舌根说出了此事,渐渐为人所知,气得卫太太发卖了婆子一家犹不解气。

    不过,卫家守孝,卫太太不必出门应酬,等三年后世人早忘记了这件事,想到这里,卫太太气怒方平,再次深恨卫母多事,将账册交给黛玉,坏了自己的大计。

    别人听说此事后都不在意,独贾母放在了心上。

    贾母思来想去,恐自己病糊涂时,子孙也这般所为,伤了声名体面,便趁这日晴好,叫来贾赦一家子和贾政一家子,说自己要把梯己先分了。

    听了这句话,底下有的人惊喜交集,有的人不以为意,贾赦坐在椅上尚未开口,贾政已经躬身道:“母亲春秋正盛,说这些作甚?留给自己赏人罢,咱们礼仪之家,又不像小门小户一般为了一点子东西争得头破血流。”

    贾母缓缓地道:“小门小户没有东西可分,反倒相亲相爱。咱们这样的人家,家业自有律例可依,父母的东西都是按遗言所分,或多或少,未必十分公平。我听说了卫家的事情,替卫老太君感到可悲,她还在人世,就有人偷拿她的东西了,若不是她留了一着,只怕叔伯侄子之间就要生嫌隙了。竟不如趁着我精神还好,早些分了了事。”

    卫母不如贾母都有五六十万的梯己东西留下来,只怕贾母连出二十余万两银子和黛玉的嫁妆、宝玉的聘礼后,剩下的梯己仍有许多,贾赦心里暗暗盘算了片刻,道:“母亲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儿子听老太太的。”

    贾赦觉得,不管贾母有多少梯己,大头定然是宝玉的,宝玉已经成亲了,该有自己的一些家业,下剩的自己能分一两万就是贾母慈悲了。

    父母的东西向来是按他们的意思分,没有遗言才按律例,纵使贾赦不满,也是无可奈何。

    贾母叹了一口气,命鸳鸯拿了账册出来,摆在炕桌上,道:“这些年典当了多少东西供府里花销,你们都知道,我账册上也记着,总共有十余万两银子的东西出去了没回来。建园子和还债各是十万,林丫头出阁和宝玉娶亲,又花了几万,下剩的我两三日才算明白,约共二十来万的财物,金银不多,数目是按市价折算出来后又减二成。”

    宝玉眼泪掉了下来,贾母享了一辈子的福,大半梯己都贴补府里了,可恨自己无能,又恨府里男人没有本事,叫老人家年过八十还要为子孙操心。

    贾母看在眼里,叹了一口气,道:“我原是个偏心的老婆子,疼了宝玉十八、九年,到了今日我仍旧疼他,你们别怨我偏心,再恨,我在地底下不知道。宝玉已经娶了亲,他又读书不成,我就把所有的庄田商铺给他,这些庄田和商铺约值三四万两,再加上几件总值一两万两银子的书籍字画古董玩意儿绫罗绸缎。”

    宝玉连忙摆手,道:“老祖宗的东西我不要,我没有孝顺老祖宗什么,却得老祖宗这么些东西,心里如何过意得去?”

    贾母温言道:“给了你就是你的,你有妻妾儿女要养活,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我死了,还是得分给你们。我心意已决,你不许反驳。我想着你没有本事养家糊口,单凭这些庄田商铺的进项,也够你每年过日子了。府里已是山穷水尽,将来分家,你们两房都没什么东西可得,倒不如我给你们留些。”

    说着,又对众人道:“还有十四五万两的东西,我都分好了,一会子你们派人拿回自己那里。我两个儿子都不给,只给孙子、重孙子。兰哥儿和萱哥儿一样,每人三万两左右的东西,都是书籍字画古董玩意绫罗绸缎等,不偏不倚。四丫头和巧姐没出阁,我给她们每人一万两银子的东西,是珠宝首饰古董玩意绫罗绸缎,另外几件紫檀、黄花梨木的家具也给她们。环儿、琮儿没娶亲,我给他们每人五千两银子和五千两银子的东西,也是绫罗绸缎珠宝首饰等。还有五六万两的东西,给林丫头两万,珠儿媳妇、琏儿媳妇、宝玉媳妇每人一万。下剩一万多两银子和一千多两金子,我留着等我死了作丧葬使费,余钱余物就是琏儿的。”

    贾母不仅分好了,而且每个人该得多少东西,哪些东西分给谁,她都在账册上记得一清二楚,然后命鸳鸯拿着册子叫众人来搬东西,早在此前,已命鸳鸯带人打理过一番。

    凤姐先把自己一房该得的东西运到东院,她的、惜春的、萱哥儿和巧姐的,等收拾完了,才又奉贾母之命将贾母分给黛玉的那份亲自送到卫家,交给黛玉,所谓两万两银子的东西其实只装了一车,多系书籍字画古董,十分珍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