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行业标准中文化 (第3/3页)
“行吧,反正条件就这样了,不想吃食堂也可以外面吃就是麻烦,住宿白天带你看过了,城区租了宿舍楼,先对付一下,别嫌弃。”
程墨也笑了,环视身边的同伴,发现大家也觉得翟达的担忧理所应当,毕竟程墨平时就是一个精致的人。
被小看了呀
他不是喜欢精致,他只是喜欢装逼罢了。
程墨诚恳道:“会长,在你眼中我是这么娇气的人么?况且会长自己不也是这样么?您都不嫌条件差,我有什么可嫌的?”
翟达摆摆手:“欸~那我不一样,我住家里的,很大很宽敞,家里还有烧饭。”
程墨:.
晚饭后,参与培训的新员工们陆续离开,当然也有好学的,依旧在教室里,在厂房模拟设备前,亦或者追着培训老师提问。
不多,但也不少。
这种氛围,很难说是什么造成的,可能有翟达在本地的声望、有优秀待遇支撑的动力、有全县都持续关注的氛围感。
这些高考和学业的失利者,在进入“机械核心研究院”后,第一次成为了身边人夸奖和羡慕的对象。
亲戚邻居,父母长辈,都称赞他们找到了好工作了,以后有前途啦!
短短一句话,一根竖起的大拇指,却是许多人从小到大都没听过的。
出发的动力有时候未必来自内心。
也可能是刚刚迈出脚步。
就听见了家人和亲友的欢呼。
——————
许学军留到了最晚,送走了最后一个培训的学生。
一个蒜头鼻的小伙子,沉默寡言,人有点木,但学的很刻苦。
只要有机会,就一直学、一直请教到老师不耐烦为止。
骂的最狠的就是许学军,陪到最晚的也一直是他。
当翟达和“π”成员都已经各自快要睡下的时候,这个老头才关掉了灯,锁上了大门。
骑着三轮车离开前,深深的望了一眼这熟悉的院落。
老头子大概也没想过,当初以自我放逐的方式,离开的这处精密仪表厂,数十年后,还会以完全不同的身份回来。
当时,他是学生。
现在,他则成了老师。
一代一代,人早已不同,做的事却类似:
去钻研、捉摸一个国家没有的东西。
许学军就这么半跨着那辆自己用了好几年,悉心改装的电三轮,不知不觉手上又点上了一根烟。
灼热的红点,在黑夜中格外显眼。
不知道师父当年教自己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很笨大概是没有的吧?
而后微微一拧,电三轮摸黑驶上了孙马庄的道路,嗡嗡作响。
片刻后,安静的夜晚响起了刺耳的声音:“回收~旧彩电,旧冰箱,旧手机.”
以及骂骂咧咧的声音:
“妈的按错了,吓老子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