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另一座城 (第2/3页)
员、务工人员进入东阳,这处散装北的小县城,物价发生了不小的波动。
这种波动不完全是供需关系造成的,更多的是商家占小便宜提价。
不但有碍东阳发展,也影响到了本地居民,这种苗头要提前遏制,否则一旦形成默认共识会麻烦十倍。
翟达的投资,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
小地方头一次来了个大家伙,难免有不易察觉的地方会产生裂痕,甚至会有阵痛,李康达率领的县政府正在全力应对中。
不过天时地利人和尚在,大部分问题都被很快消弭,比如最近的物价波动。
介入的早,管理的好,整改的阻力也小,大部分老百姓说一遍就懂了。
黝黑青年还有许多地方要去,可不能坏了家乡的大发展!
小卖部老板看着那离去的背影,露出了庆幸的笑容。
还好小伙子没问他这店的房子是谁的!
他也不知道来着,就看没人用就占了.
————
与此同时,几辆车也同样行驶在这条省道上。
打头是于女士的沃尔沃XC90,翟达和卢薇坐在前排,后排则是孙婷、齐林、葛巧巧。
今天早上,众人刚刚乘坐航班从沪上来到东阳,中午稍稍在城区吃了个饭休整一番,就马不停蹄朝着孙马庄而来。
驾驶室上,翟达一边开车,一边小心避让路面的坑洞,口中说道:“搅拌车、渣土车、大卡车轮番上阵,这条路养护压力很大,我已经和县政府反馈过了,他们会加派人手。”
正说着,与某辆“大运爷爷”交错时避无可避,车子碾过了一个大坑,体重最轻的葛巧巧难得体验了一把高人一等的感觉,头顶都快撞车顶了,赶紧手忙脚乱的系上安全带。
翟达通过后视镜望了一眼,笑着说道:“你们都好几个月没来了,这边变化很大。”
在去沪上看开幕式之前,“π”的成员都在哈城一边搞研究,一边攻克学业达成“半年之约”,上次来孙马庄已经是春节后考察的时候,一来一回四个月过去了。
四个月来,只有已经实质性毕业的成员在两头频繁的跑,比如翟达和卢薇。
卢薇更进一步.已经长期住在江岸阳光城家里了,偶尔有事回学校,才和翟达一起去哈城待一段时间。
顺带一提,翟达、卢薇、齐林、葛巧巧等实质本科毕业的成员,目前都是“校企联合培养制研究生”(葛巧巧是后转的)。
类似于在职研究生,但含金量更高,只有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的特定高科技企业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同步进修,执行“双导师制”,最后甚至可以以“工程实践”成果,代替传统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和学历。
至于是哪家高科技企业自然就是“机械核心研究院”了。
某人相当于自己培养自己了。
但研究院有这个资格,尤其是软件、半导体等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