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5章 :年纪轻轻说话就大喘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5章 :年纪轻轻说话就大喘气 (第2/3页)

是有任务指标,放心,又不是娱乐信息占用公共资源,含蓄什么。”

    翟达:“我不含蓄,我只是没时间”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和他今年的计划。

    泱市也别走了,一个月给它甩一个新闻出来,他隔一段时间就要抽出时间接受采访.

    “研究院那么多人,露脸的好事儿还找不到顶班的?”

    “也行吧”

    厂房建设这部分,散装省在见会讨论后,为了响应国家对半导体新兴产业的号召,支持重大项目落地本省,原本商议中的“代建厂房”政策会提前落地。

    也就是说由散装省出资,按照行业要求为研究院修建基础厂房(不包括生产设备),研究院以建成后一年内投产为承诺,前三年免费使用,从第四年开始,以折旧后的建设成本,分期偿还。

    或者以税收抵扣,但会拉高综合税负预期。

    研究院向来交税是不含糊的,如果是一般投资者可能会犹豫,但翟达显然会选择综合成本更低的方式。

    广袤的土地其实可看内容不多,只是从地形和空间上来说,大家确定一个位置。

    接下来一行人朝着新沂河与淮东河交汇处而去,孙马庄两面环水,两条淡水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直角交汇,而后继续向东入海。

    新的一处地方,翟达遥遥望着远处的河流和更远的新城区:

    “我打算将研究院新总部放在这,与工厂的距离刚好合适,初期占地只有300亩左右,不过远期总规划可能需要1500亩以上,所以附近区域都纳入了规划中。”

    “设计图给您看过了,先修个一环,陆涛你来讲一下。”

    陆涛抱着一大卷方案设计,身后还跟了许多人。

    这些人是中科建院的,由工信部介绍,也是研究院总部规则意义上的设计方,不过陆涛作为甲方负责人,他的意见会宏观把控着整体走向,同时也吸收了成熟设计师和大公司的一些智慧。

    论成长,其实陆涛不亚于程墨,只是建筑师这行业,都是几年磨一剑,暂时还不显。

    在加急之下,“方案设计”已经出炉,“施工设计”正在进行中,作为大型建筑,实际上还包括许多细分项目,比如节能设计、安全设计、水/电/设备设计。

    算下来,工厂建设会远比总部建设要快,况且厂房可以一间一间的起,一路畅通的情况下,可能三四个月后就能开始用了。

    但总部大楼因为独特的设计需要和施工难度,即便由邀请国家队来建设,半年竣工也是天方夜谭。

    又不是建火神山,中国基建足够牛逼,但翟达还没这么牛逼。

    所以中间会有一段时间缓冲期,不过这都是小事情。

    研究院核心是人,人的核心是树,看情况挪移即可。

    陆涛也是唯一确定无法半年毕业的“π”成员,其他人可以暂时专注学分,但他起手就是两头跑。

    只不过对他来说,这也是圆梦的一部分。

    翟达和卢勤俭行走在荒地小道上,和后面的众人拉开了一点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