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我们都很高兴 (第2/3页)
越做越大。
当然两个都不是技术型人才,是以做生意的角度在经营,以订单驱动,有需求就接单,单多了就扩产,水多加面,面多加水。
恰逢整个散装北纺织业增长快速,化工厂就改为以“纺织化料”为主,也就是涤纶一类的,再后来横向发展出了一些石油炼化能力,依托港口远销各地。
这就是陆家的发家史,也是无数散装省人“先富之路”的翻版。
起于一些机缘与胆识、赶上了时代发展的东风、主要以实业为主,但缺乏核心技术。
也正是因为厂子就扎在这里,夫妻俩挣到钱了也得栓在东阳,这行业想搬迁,资产和卖了废铁重购差不了太多,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欢迎化工。
加之陆思文爷爷坚持小孩子不要放到外地养,挡下了钱雅蓉诸如“双语国际学校”、“私立学校”的操作,直到女儿高中才开始谋划留学。
这才有了小鹿在毛纺中学上学的状况
若论“认知”,钱雅蓉有些不得劲,不过这不是她的问题,是社会风气总体如此,远有比她更成功、还更天真的。
你以为只有穷人相信澳洲的苍蝇会采蜜,美国的校车比上帝么?
但若说工作能力,钱雅蓉其实挺强的,公司大部分事情都是她在管理,陆老帅哥把岳父厂子抢救回来后,就不太插手具体事务了,半梦半醒的继续追求文学梦.
“陆叔叔,你们的工厂会产石油焦么?”
陆泽涛再不管事儿,这种事儿还是知道的,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有,但量不大,你需要么?我们一般都是直接销售掉了。”
石油化工是一连串复杂的化学反应,裂解、重整、催化、裂化。
主产物50多种,衍生产物上千种,炉子里的渣都有用。
假若有某个东西,产量、需求量都很小却不可或缺,那为了获得,也得从头开始整。
一个类似的比喻,就像是养鸭子。
你需要鸭舌,但不能只养“鸭舌”当宠物,得从孵蛋开始整,而后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鸭腿、鸭脖、鸭头、鸭胗.然后这些东西也得要处理。
类似的比喻,也能用在“稀土”上。
其中,石油焦是碳化硅制备的必须品原料,相当于炼铁里的“铁矿”,在石油化工中也是必然副产物,一百吨原油大概能产3吨产量。
但碳化硅粉末制备需要纯度98%以上的石油焦,在常规炼化中是不太常见的。
这就是一根必要的鸭舌,甚至是是一根定制的鸭舌。
若以全国产业链计,想要买到这样的鸭舌还是做得到的,甚至直接采购碳化硅粉末也不是买不到但翟达需要的化工原料不止一种。
长远来看,他需要就近获取。
毕竟化工中,运输成本占比很大,小罐罐一装,全是数值怪。
如果远距离运输,就还要工厂有存储能力,毕竟万一路途耽搁总不能直接停产吧?要有存储余量,而危化品存储又是风险和成本都很巨大的负担。
翟达希望和陆泽涛合作,解决包括石油焦在内的化工需求,形成超近距离原料供给,灵活调度,压缩产业成本。
作为立志将碳化硅半导体价格干下来90%的男人,这些事儿早晚要做,如台极电、三星等半导体大厂,化工需求也都是就近与合作方建厂,形成点对点专供。
“石油焦是其一,碳化硅产业链中化工需求复杂而全面,未来研究院也可能产生新的需求。”
“如果可以,也许可以挑选一些要紧环节,研究院和贵司一起合资投产,就近解决需求,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陆叔叔的公司则提供危化品工业管理经验和资质,这样成型能快一些。”
与陆泽涛合作,不是翟达的“必选项”,但是“优秀选项”,作为本地商业领袖,若业务和研究院有结合,也能更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融合。
他对老帅哥的人品也比较认可。
小院内,翟达给陆泽涛添了点砖茶。
陆泽涛思索的很认真。
他其实很心动,虽然作为生意人不该草率,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