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再回东阳 (第3/3页)
头显胖,而且我哪里叫瘦。”
翟达恨不得撩起衣服展示搓衣板有一种瘦叫你妈觉得你瘦.
将唐小葵放到一边,让三位女士热闹一下,这才有机会搭理此处唯一的外人。
东阳县长,李康达。
这位打过多次交道的父母官,笑着道:
“翟总,欢迎回家乡。”
“李叔叔言重了,李冬冬是我同学,您还是叫我小翟吧。”
两人握了握手,翟达道:“不如先往停车场走?”
“一起,一起.”
比起去年,李康达的态度没那么自然了,不过有着李冬冬这层关系,多少还是亲近一些。
他专门来此,自然是因为得知了翟达准备投资东阳这件事。
而没有带其他人,以私人身份出现,则是希望在公对公之前,能有个私下交流打底。
如果是高级别的官员,比如卢部那样的,谈什么事儿都喜欢摆在明面上,但一个县长,显然处事方法不同。
大概三周前,东阳这个“事主”,才接到消息,得知翟达打算搬回来投资半导体建厂,并且将总部也设在此处。
这相当于一下拥有了一家全球知名的软件科技公司,和即将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产业。
一开始他是不相信的,随着越来越多侧面证实,心里先是震惊,后是兴奋,但沉淀下来后,还是冒出了一些隐忧,担心承载不了。
毕竟没搞过啊。
这件事直接从工信部起头,朝着省级在推,卢勤俭当时说的“帮助联络地方”可不只是打个电话。
在翟达沉迷于期末考试的时间里,工信部和散装省已经分别下来两拨人考察了。
这无疑给了李康达更大的压力.
如果这个投资方不是翟达,李康达可以不管不顾,先落地再说,但作为东阳人骄傲的翟达,甚至托大一句,他是翟达的纽带长辈。
李康达不想搞得大家“兰因絮果”。
虽然“支持”的大头是国家和省级,但毕竟落地是落在这,柴米油盐酱醋茶,有的是需要关注的东西。
朝着停车场去的路上,李康达忍不住说道:“小翟,我们已经接到了通知,要全力配合你进行产业落地事宜,东阳上下一定鼎力支持,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潜台词是:问题多少是会有一点的。
算是打了个一个预防针。
翟达点点头道:“李叔叔不必焦虑,产业落地,尤其是半导体这样的特殊行业,无论去哪里都是麻烦事一大堆。”
难道去京沪羊深,就能往那一躺,所有事儿都顺利么?不得上上下下都打一遍交道再说?
东阳,或者说散装北的工业禀赋、资源支撑、地理条件都是论证过的,在此以外
翟达道:“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即可。”
李康达重重点了点头:“这点你放心,至少我可以保证第一斧头会是我来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