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吹响号角,乌托邦永不落幕 (第3/3页)
纠结管理和股权,哪怕只是形式上的,也不错不是么。”
“但这个想法太不成熟了。”
翟达点了点吴越手机的屏幕,可惜锁屏后再亮起,上面已经不再是那张截图,而是屏保。
但却又胜过了那冷冰冰的工商信息截图,因为屏保,正是当年在乌托邦的合照,吴越已经用了许多年,从未换过。
翟达叹息道:“我不想因为自己一时冲动,反倒是让大家乱了阵脚,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节奏和规划,甚至我对他们有信心,哪怕没有我的帮助,大家也能各自获得不错的人生。”
因为他知道自己开口了,大部分人真的会修改自己的人生规划。
甚至和研究院不同,研究院是真的在自己的带领下,有切实的业务和发展,而对乌托邦来说。
回到小镇,并不是必须项。
也许留在大城市,在那里发光发热,才是他们应有的未来。
吴越却不这么认为,他站了起来:“就像你决定搬迁研究院时,以为自己会遭受大家反对一样,这也许也只是你自己的‘以为’。”
“也许在大家看来,比起这些细枝末节,他们更想追随乌托邦,追随你呢?”
翟达一愣.
卢部考察那日,吴越可是并不在的.
吴越道:“人可以因为一处美景、一份工作、一个商机,就离开一个地方,凭什么不能因为‘乌托邦’三个字,就回到一个地方?你不说,大家知道后也会冒出这个想法,但很可能因为不想添麻烦而克制自己,因为你翟达已经是大名人大老板了,因为你并没有邀请大家回去!”
“比起那样,反倒不如将选择权留给大家.东阳不但是你的家乡,也是所有人的家乡,如果有机会,谁不想在自己的家乡,就能有好的发展呢?”
翟达认真的看着吴越,而后者则回以坦然。
以至于翟达都觉得对视有点尴尬了,不自然的移开了目光。
“让我想想。”
吴越没有催促,他明白翟达的顾虑,这恰恰是一种责任感。
一种属于“老大”的责任感。
翟达后仰在座椅上,角度时不时微微转动,好似回到了平日“虚空躺”的缓时状态,这也渐渐成为了他思考问题的小习惯。
只是下意识的转动中,视线里出现了一个物件。
那一直放在办公室里,被小心保存着,几乎每日都会吹响的“集结号”。
黄铜色的色泽,被灯光照的烨烨生辉。
许久许久后.
翟达一咬牙,终于开口道:“提一嘴,选择权交给大家。”
吴越一敲桌子。
“好!选择权交给大家!”
翟达长舒了一口气,这样的决定虽然称不上艰难,但确实重要。
不由感慨道:“你知道是什么让我改变了主意么?”
吴越笑道:“是我的炯炯目光?”
翟达撇撇嘴:“一周前,工信部来考察的时候,卢部对我想搬去东阳的评价,他说我这个想法,颇具浪漫主义气息。”
“而刚才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是老师对我说的,当时他在讲述他的故事、讲他的人生,他说.
‘离去’永远称不上浪漫。
‘归来’才是。”
翟达展露了笑颜:“那这一次.不如把选择浪漫的机会,也留给大家吧。”
吴越微笑道:“其实我刚才也想到一句话。”
“哪句?”
这一次,我们不逃离家乡。
这一次,我们建设家乡!
预告一下,明天请假。
如果从搬家后算,小辛已经连续工作半个多月了,如果不把搬家当做休息,更是已经快一个月了.这也是更新越来越晚的原因,
调整一下,才能更好的工作。
另外提一下书中的东阳,确实有现实中原型,包括地理、交通、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都是有所依据的。
一座苏北县城,当年也确实是省内贫困县,不过现如今发展的还不错。
但具体的人、事、学校,自然不可能一一对应。
反倒是后续书友反应,现实中真有一个“东阳”在浙江,这让我很尴尬.上一本也是,自己杜撰了个名字“清河县”,找了个广东原型,结果现实中有一个清河在河北还是哪里只能说中国太大,没用过的名字太少。
总之,这里盖棺定论一下,苏北、宿迁、某个名字带阳的小县城。
仅仅是原型,切勿对号入座。